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石头缝里“种太阳” 光伏产业“照亮”了一条脱贫路-守边人电影

   日期:2020-07-19 22:30:44     作者:wangxiao    浏览:15    
核心提示:石头缝里“种太阳”新华社石家庄7月19日电题:石头缝里“种太阳”新华社记者王宁、王晖骤雨初歇,冀北山区的天空放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牌楼乡东岔村内,一排排海蓝色的
<p>  石头缝里“种太阳”</p> <p>  新华社石家庄7月19日电 题:<strong>石头缝里“种太阳”</strong></p> <p>  新华社记者王宁、王晖</p> <p>  骤雨初歇,冀北山区的天空放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牌楼乡东岔村内,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沿着山坡绵延近千米。<!--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早饭过后,村民刘万财总喜欢到光伏板装置区走走看看,自发当起巡查员。</p> <p>  东岔村地处围场西部山区,山多沟深,全村500多亩地一半位于半山坡上,土地贫瘠,不少地常年撂荒。虽然刘万财名中带“财”,但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手里没钱。过去,他和妻子种地、养猪、养鸡,拉扯儿女。好不容易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家中却突遭不幸,儿子早逝,儿媳改嫁,留下小孙子和老两口相依为命。</p> <p>  小孙子渐渐长大,刘万财慢慢变老,体力活干不动了,贫困压得老两口喘不过气来。直到有一天,光伏扶贫要进村了!</p> <p>  2017年,在东西部结对帮扶中,天津市武清区与河北省围场县“结缘”。武清区扶贫干部、围场县挂职副县长刘继群说,在深入研究围场产业特色后,双方决定把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作为长远高效的增收产业,重点进行支持。</p> <p>  据刘继群介绍,截至目前,围场县共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5个,覆盖159个贫困村,总装机规模为4.89万千瓦。电站由政府监管,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除去地租和运营维护费用外,其余发电收益用于扶贫。</p> <p>  东岔村因有大片闲置山坡地,被选为附近13个村的联建电站所在地。2019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全部并网发电。“围场山区光照时间长,每块光伏板每天能发电1度多;这个联建电站共有13440块光伏板,就是1万多度电。”负责当地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的木兰围场发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经理丁凯千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东岔村电站已累计发电272万千瓦时,售电收益204万元。</p> <p>  光伏板占用村民的土地,每亩每年租金500元。被占4亩多地的刘万财已在去年拿到了头一笔租金2200元。“山坡地里全是石头,种啥赔啥,每亩地一年100块钱也没人愿意租,这一下高价出租20年,还能说啥呢。”谈起被光伏板占用的土地,刘万财咧嘴笑着说。</p> <p>  光伏产业,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种太阳”,它“照亮”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路。</p> <p>  “做梦也没想到,山坡地里装上光伏发电板,晒着太阳就能挣到钱。”东岔村贫困户戴春生经历了光伏电站建设的全过程。从建设期参与施工,到建成后的日常维护,再到令人期待的集体分红,“光伏板把咱们的荒山铺成了‘金山’。”戴春生说。</p> <p>  东岔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克勤介绍,光伏电站的收益60%用于贫困户收益分配,40%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p> <p>  刘万财算了算账,光伏板占地租金每年2200元,光伏发电分红每年3000多元,他孙子担任生态护林员每年工资8000元、在光伏电站打工每月2000多元,再加上老两口的低保和养老金,全家年收入近5万元,顺利脱贫。</p> <p>  今年2月,围场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4.73%降至2019年底的0.28%。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