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从“背锅侠”到生命信使,彗星美丽依旧-原纱央莉种子

   日期:2020-07-28 02:35:13     作者:wangxiao    浏览:25    
核心提示:从“背锅侠”到生命信使,彗星美丽依旧光谱志近日,新智彗星(NEOWISE)现身多国夜空,为人们奉上难得一见的天文盛宴。作为星光璀璨的“天外来客”,彗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
<p>  从“背锅侠”到生命信使,彗星美丽依旧</p><p>  光谱志</p><p>  近日,新智彗星(NEOWISE)现身多国夜空,为人们奉上难得一见的天文盛宴。</p><p>  作为星光璀璨的“天外来客”,彗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上世纪末,百武彗星(1996)、海尔—波普彗星(1997)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记忆。<!--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世界上公认对彗星观测的确切记录是在春秋时期。《春秋》有云:“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是彗星的古称,孛字为闪闪发光之意。这颗彗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这次记录比西欧首次彗星记载时间早了760余年。从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哈雷彗星共出现29次,每一次我国都留存有详实的观测记录,且观测精度直到15世纪才被西方超越。</p><p>  但当时的观测者们并未意识到这是同一颗彗星,更不曾预料到对哈雷彗星、恩克彗星、多纳提彗星、科胡特克彗星等的500余次观测记录,会给后世天文学家推算彗星近似轨道带来巨大启示,帮助人们完成彗星图中对彗核、彗发、彗尾的清晰绘制,以及彗尾方向与太阳光辐射方向一致等关键发现。</p><p>  彗星在中国古代又称烛星、蓬星、长星、扫星、天搀等。“彗”为扫帚之意,其形态或像火烛,或像扫把,或像团扇。也许因为难得一见,也许因为出现时形态庞然、群星黯然,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古人们都习惯将彗星与灾祸、战事等相联系。如公元35年彗星碎裂事件被认为是吴汉歼灭公孙述部队的预兆,1066年哈雷彗星回归遇上黑斯延战争。按古人五行论讲,彗星是阴阳不调和的标志,所以历代统治者都会任命专门官员对彗星进行观测和占卜。</p><p>  如今我们知道,彗星其实和行星、小行星一样只是太阳系中的一类天体,表面高度活性物质在太阳作用下形成尘埃彗尾。它的出现不仅跟“祸事”不搭边,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一件“幸事”。毕竟许多彗星的运行周期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且研究发现,彗星携带有形成生命所需的有机物,或将为揭开地球生命起源之谜提供线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会中<br />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