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中国科研人员在南海记录到抹香鲸等11个鲸类物种-快板制作

   日期:2020-07-28 21:04:03     作者:wangxiao    浏览:17    
核心提示: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海记录到抹香鲸等11个鲸类物种新华社海口7月28日电(记者王自强、张丽芸)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组织的“2020年南海
<p>  <strong>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海记录到抹香鲸等11个鲸类物种</strong></p><p>  新华社海口7月28日电(记者王自强、张丽芸)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组织的“2020年南海深潜及远海鲸类科考航次”28日完成全部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三亚。</p><p>  考察共目击到深潜和远海鲸类动物31群次、11个物种,其中深潜鲸类14群次、7种,分别为抹香鲸、柯氏喙鲸、短肢领航鲸、瑞氏海豚(又叫花鲸)、伪虎鲸、小虎鲸和瓜头鲸;其它远海鲸类物种4种,分别为热带斑海豚、弗氏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和条纹海豚。</p><p>  本航次历时21天,航程3000多公里,考察区域集中在南海北部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的陆坡、海山及海槽水域。考察采用目视考察和被动声学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环境DNA收集,旨在以“2019年南海深潜及远海鲸类科考航次”为基础,进一步对考察海域的鲸类物种多样性、种群现状及分布模式等进行调查。相较去年,此次科考新发现并记录到小虎鲸、伪虎鲸、长吻飞旋海豚、瓜头鲸等4个鲸类物种,表明考察海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鲸类物种多样性。<!--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据科研人员介绍,历史捕鲸和搁浅记录表明,在南海出没过的鲸类动物达30多种,该海域是我国鲸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然而,除历史上的捕鲸记录、部分搁浅鲸类信息的收集以及个别近岸物种(如中华白海豚)的生态学调查外,针对南海、尤其是海南岛以南的南海海域的鲸类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去年和今年的两次鲸类科考航次调查和研究之前,几为空白。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