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专家谈“江苏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北”:应真正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毛泽东祭日

   日期:2020-07-29 13:45:49     作者:wangxiao    浏览:20    
核心提示:澎湃新闻记者程婷实习生孙嘉璐“网友不了解江苏省的录取规则,其实两门选测科目的等级成绩也是纳入高考的,将语数外总分第一的考生称为‘状元’并不准确。”7月28日,对于网上有关“江苏
<p>  <strong>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实习生 孙嘉璐</strong></p> <p>  “网友不了解江苏省的录取规则,其实两门选测科目的等级成绩也是纳入高考的,将语数外总分第一的考生称为‘状元’并不准确。”</p> <p>  7月28日,对于网上有关“江苏文科状元白湘菱高考430分,因选修历史课B+无缘清北”的话题的讨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om)采访时这样评价道。</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29/9f6c1a77f2b3e063714790b0.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白湘菱</p> <p>  同时,熊丙奇也指出,江苏“3+2模式”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说明,只进行科目组合、科目计分方式的改革、调整,并不能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应试倾向问题,反而会引发一些新问题。</p> <p>  而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江苏省设置分数、等级双指标的评价系统过于考虑全面,而对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考虑不够充分,所以出现了白湘菱遇到的这种情况。</p> <p>  储朝晖认为,如果有高校对白湘菱进行破格录取,那只是解决了一个个案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p> <p>  储朝晖说,在深层次上,未来高考改革应实现的一个基本目标是,让高校招生的诉求的多样性,与学生成长发展的特征的多样性及学生的择校意愿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考生通过一个更合适的考试机制进入理想的学校,同时也让高校能够招到理想的学生。</p> <p>  熊丙奇认为,高考改革的关键在于推进招考分离,真正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只有这样,在教育评价中才不会再有所谓的“状元”。</p> <p>  <strong>不能简单化地将语数外总分第一视为“状元”</strong></p> <p>  据媒体报道,今年江苏淮安考生白湘菱高考语数外三科总分达430分,为江苏省文科最高分,但无缘报考清华、北大等名校。</p> <p>  熊丙奇指出,白湘菱遇到的这种情况是由江苏高考录取规则决定的。</p> <p>  江苏高考从2008年起实行“3+2模式”,“3”指语数外三门,总分480分;“2”指考生选择的选测科目,按等级计分。高校在录取时,会提出不同的选测科目等级要求,只有达到等级要求的学生才能报考。在投档时,教育考试院按语数外总分排序投档。</p> <p>  熊丙奇说,由于近年来江苏习惯用语数外总分来判定“状元”,所以今年语数外总分全省第一名的白湘菱被网友称为“文科状元”。但这实际上并没有算上白湘菱的两门选测科目成绩。</p> <p>  今年高考白湘菱选测的历史科目成绩等级为B+,但清华、北大等很多名校招生时都要求选修科目等级需在A以上。</p> <p>  “就好比实行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省市,不看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分,只看语数外总分,有一名考生语数外总分全省第一,可文综/理综考得不怎么好。”熊丙奇进一步说道。</p> <p>  因此,简单化地将江苏高考语数外总分第一名的考生视为“状元”其实并不准确。</p> <p>  <strong>专家希望由“强基计划”过渡,实现招考分离</strong></p> <p>  对于白湘菱的这种情况,7月28日北大、清华、南大招生组的老师均回复澎湃新闻,无法破格录取,须按政策要求招生。</p> <p>  但白湘菱遇到的情况仍值得探讨。</p> <p>  储朝晖指出,作为较早开始探索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省份,江苏的招考制度中控制招生录取的因素比较多,设置了主科考试分数与选测科目等级两个指标。这种设定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可能更多的是个性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江苏的教育评价系统过于考虑全面,而对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考虑不够充分。</p> <p>  储朝晖认为,这实际需要从深层次系统地去解决问题,包括高校能不能有招生决定权、评价权的问题。未来教育改革应实现的一个目标是,让高校招生的诉求的多样性,与学生成长发展的特征的多样性及学生的择校意愿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考生通过一个更合适的考试机制进入理想的学校,同时也让高校能够招到理想的学生。</p> <p>  对此,储朝晖也强调,实行这样的目标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各个方面来努力和发挥作用。</p> <p>  熊丙奇则认为,江苏“3+2模式”不仅带来了“双门槛”问题,也反映出,只要按学生考试总分排序录取的模式不变,不管怎么调整考试科目、科目计分方式,基础教育都无法走出应试教育,学校和考生都会考虑怎么在新的科目组合、计分方式下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社会舆论也会以功利眼光看待新的科目组合和计分方式。</p> <p>  “高考改革的关键,还在于推进招考分离,真正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熊丙奇认为,今年新实施的“强基计划”既给了学校招生自主权、学生自主选择权,又将招生、培养改革相结合,建立起了“共性+个性+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他希望,“强基计划”可作为过渡,未来教育改革朝着招考分离的方向发展。</p> <p>  <strong>明年江苏高考将实行“3+1+2模式”</strong></p> <p>  另需一提的是,今年是江苏实行“3+2模式”的最后一年,明年江苏高考将实行“3+1+2模式”。</p> <p>  去年4月,江苏宣布该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并对社会公布《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p> <p>  新的“3+1+2模式“中,总分值为750分。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3”是指语、数、外3科;“1”是指考生需在物理、历史两科中选一科;“2”是指考生需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2科。</p> <p>  语、数、外每科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p> <p>  2021年起,江苏语、数、外3科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江苏省自行组织命题。</p> <p>  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高考录取方式也将发生变化: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此外将合并本一本二录取批次。</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