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核聚变大科学工程 实现百秒量级强流负离子束引出-全泓燕

   日期:2020-08-06 01:35:19     作者:wangxiao    浏览:20    
核心提示:科技日报合肥8月5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了解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建的重点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建设传来捷报,中科院合肥研
<p>  科技日报合肥8月5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了解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建的重点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建设传来捷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自主研发射频负离子束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稳定可重复的百秒量级强流负离子束引出。<!--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基于射频负离子束源的中性束注入系统是未来聚变堆的重要子系统,作为一种更加高效的加热方式,对实现聚变堆点火和燃烧等离子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将研发基于射频负离子束源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列为必须发展的技术和必须实现的突破。射频负离子束源是其中最关键的核心设备,具有射频馈入稳定性要求高、束引出面积大、连续运行时间长、负离子产生难且易损失的典型特征,研发射频负离子束源整套技术是国际主要核聚变研究单位及聚变界共同面临的挑战。</p><p>  自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加快推进射频负离子束源样机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实验研究,建成了射频负离子束源样机,解决了负离子产生和引出中的射频功率稳定馈入、铯注入系统研制与铯循环动力学控制、磁过滤系统研制与性能验证等难题,实现了射频负离子束源稳定可重复的105秒强流负离子束引出,负离子引出束流密度达到153A/m2,该参数是按照国际通用的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方法获得的,这也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国家。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