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rong>【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科技助力绿色发展 草原经济呈现新景象</strong></p>
<p>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提出,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五年多来,内蒙古依托科技手段、产业驱动,让草原经济呈现出新景象。一粒草种、一片草原,带动一方百姓走向小康生活。</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07/f125875a079e7c0db29580dd.jpg" /></p>
<p> 在这片草原上土生土长的王金强放牧已经16年了,最近两年,他的放牧生活轻松了不少。现在,他不用在1万多亩的草场上风吹日晒地追着牛羊跑,而是足不出户在家里通过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实现远程放牧,通过在头牛上安装定位传感器可以清晰看到自家牛群的位置,节省了精力,牛羊数量也翻了一番,到了200头。</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07/a0470ebc2d9d7e4b66a576cd.jpg" /></p>
<p> 给王金强的放牧生活带来便利的是乌拉盖管理区引入的肉牛产业智慧服务平台,资金投入全部由政府承担。平台还实时为牧民提供草蓄平衡大数据的指导,牧民每年该养多少牛多少羊,怎么合理利用草场,都一目了然。</p>
<p> 农牧局提供的数据可以帮助牧民实现精准放牧。佩戴了芯片的牛还有了电子身份证,进入了线上销售平台后,价格也翻了一番。</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07/967994558e7c160f716abd2d.jpg" /></p>
<p> 没有科技助力,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很难保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歌谣里所唱的美丽草原,由于长期、过度的生产活动,草原生态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作为牧区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草原,仅靠大自然的修复和人类生产活动的退出已经很难恢复。</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07/016514204607a376c6f0ab8b.jpg" /></p>
<p> 给这片草原带来改变的是一颗颗小小的草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蒙草集团,提出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07/058e0edfdf0f2bcb51ef6fad.jpg" /></p>
<p> 随后几年间,蒙草集团的研发团队深入草场,针对不同经纬度科研人员建立了种子数据库,收集本土植物种质资源信息6万余条,通过科技手段不仅修复了多个草场的生态环境,还通过与贫困地区合作,建设种子培育基地,带动农牧民脱贫奔小康。内蒙古武川县曾是有名的贫困县,六年时间,通过科技助力流转了8000多亩干旱荒地。如今,这里成为了鲜花遍野、可以培育草种的沃土。</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