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上海8月9日电 (陈静 胡杨)骨骼是人体内除牙齿之外最坚硬的组织,骨科手术则是外科手术中最“费力”的手术。</p>
<p> 记者9日获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团队率先在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定位下,成功完成一例脊椎肿瘤切除手术。</p>
<p> 据了解,MAZOR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术智能设备之一。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医生们将椎弓根螺钉准确植入坚硬的脊柱,毫厘不差,在缩短了手术时间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这台通常需要5小时左右才能完成的手术,在3个小时后即顺利结束。术后第二天,患者刘先生恢复良好,相关症状消失,没有出现并发症。</p>
<img alt="机器人确保每一根椎弓根螺钉都精准植入毫厘不差。上海市一医院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09/f205a6f12c68121d461f7940.jpg" title="机器人确保每一根椎弓根螺钉都精准植入毫厘不差。上海市一医院供图" />
机器人确保每一根椎弓根螺钉都精准植入毫厘不差。上海市一医院供图
<p> 据了解,在开放性脊柱手术中,手术团队一般需要先在椎弓根部植入螺钉进行固定,才能开展后续操作,置钉过程中一旦有所偏差,就容易引起神经、血管的损伤。“植钉”需要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耗费很多精力才能完成,这使得手术耗时长,并发症风险增大。</p>
<p> 刘先生的脊椎肿瘤与马尾神经黏连严重,极大妨碍手术视野,既要把肿瘤完整切除,又要保护脊髓神经免受损伤,手术难度非常高。上海市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付强教授当日告诉记者,如果马尾神经受损,可能导致下肢感觉异常和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p>
<p> 付强团队决定在MAZOR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下,为刘先生施行肿瘤切除手术。手术中,医生们按照三维模型设计的最优手术路径操作手术机器人,在椎弓根部位精准打入螺钉,为肿瘤完整切除环节节省了时间,保存了医生的精力和专注力。</p>
<img alt="手术机器人辅助,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手术的关键性操作上。上海市一医院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09/82d220937e7c9096becbf2de.jpg" title="手术机器人辅助,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手术的关键性操作上。上海市一医院供图" />
手术机器人辅助,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手术的关键性操作上。上海市一医院供图
<p> 付强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完成一些机械性、重复性、费时费力的工作,其优势在于精准度更高、不存在疲劳问题,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手术的关键性操作上。除了脊椎肿瘤和复杂脊柱畸形之外,手术机器人对于普通的脊柱外科手术也同具优势。</p>
<p> 医院方面表示,将不断拓展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方向,脊柱手术机器人还将更多应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真正实现脊柱手术的数字化、微创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