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你笑起来真好看】产业托起致富梦 广西“穷窝窝”上演“变形记”-国产av

   日期:2020-08-11 19:45:32     作者:wangxiao    浏览:14    
核心提示:中新网南宁8月11日电(记者黄艳梅)“2010年我们全村的人均纯收入是2500元一年,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人均10900元一年。”谈及村里的大变化,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新立
<p>  中新网南宁8月11日电(记者 黄艳梅)“2010年我们全村的人均纯收入是2500元一年,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人均10900元一年。”谈及村里的大变化,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朝阳一脸笑容。</p> <p>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革命老区百色,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新立村60%的范围是大石山区,土壤贫瘠,是出了名的“穷窝窝”。</p> <img alt="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小龙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民展示捕获的小龙虾。 黄艳梅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11/137140b02c9c93aeff923e29.jpg" title="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小龙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民展示捕获的小龙虾。 黄艳梅 摄" /> 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小龙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民展示捕获的小龙虾。 黄艳梅 摄 <p>  如今十年过去,新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山区群众全部搬出大山安居新家园,水电路网一应俱全,村里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现代化农业,种植养殖产业红红火火。</p> <p>  “以前我们村里不通水,种玉米就靠天,干旱没雨的时候就无收成。现在我们家家通水,水灌溉进地里,我们就能种蔬菜。”新立村村民马正规说,现在他的6亩多地都种上了蔬菜,西红柿收完就接着种冬瓜和豆角,菜价好的时候一年能得六七万元,这让他干得很带劲。</p> <p>  “我有1400多棵芒果,每年的产量大约两三万斤。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感谢扶贫好政策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好生活。”新立村村民黄卫忠说。</p> <img alt="在广西土瑶村寨,茶叶成脱贫致富“金叶”。图为广西土瑶民众在采茶。 黄艳梅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11/c93482f69f6c0f4619d68901.jpg" title="在广西土瑶村寨,茶叶成脱贫致富“金叶”。图为广西土瑶民众在采茶。 黄艳梅 摄" /> 在广西土瑶村寨,茶叶成脱贫致富“金叶”。图为广西土瑶民众在采茶。 黄艳梅 摄 <p>  新立村于2017年摘掉了“穷帽子”,走上致富路的新立村有了新目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我们村处在大石山区和河谷交界地带,有山有水还有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好路子。接下来,我们要打造‘梦里壮乡’,留住美丽乡愁。”罗朝阳说。</p> <p>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同样地处大石山区的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地之说。过去,山地和石头制约着当地发展,而今,该县以“体育+扶贫+文旅+县域经济”的模式重新定位,劣势变优势,闯出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p> <p>  近年来,马山县通过建设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持续举办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攀岩大赛等重大赛事节庆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目前已达到60万元,攀岩小镇核心区实现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在2016年就率先实现整村脱贫。</p> <img alt="图为广西田林县贫困户将刚采摘下来的姬松茸进行削菇作业。 杨玲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11/9cb0e971a54d699de2d6f5c0.jpg" title="图为广西田林县贫困户将刚采摘下来的姬松茸进行削菇作业。 杨玲 摄" /> 图为广西田林县贫困户将刚采摘下来的姬松茸进行削菇作业。 杨玲 摄 <p>  “我的家乡原来是贫困小山村,现在是全国首个攀岩小镇,攀岩让世界了解马山,我相信我的家乡会越来越好。”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伏凹屯的韦俊飞说。</p> <p>  念好“产业经”,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土瑶深度贫困聚居区也迎来“蝶变”。走进平桂区土瑶聚居村,漫山遍野的茶树映入眼帘。山上,茶叶苍翠欲滴;山下,茶厂机器鸣响,曾经一穷二白的“大山土瑶村”如今变成了“产业扶贫村”。当地创新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产业发展思路,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p> <p>  2018—2019年,平桂区6个土瑶村实现863户507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的52.94%降至4.5%;槽碓村、明梅村和金竹村3个村摘帽。2019年,6个土瑶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0.03万元,是2017年底1.65万元的6倍。(完)</p><!--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11/9b95307bf11d285273725222.jpg" width="336" height="280"/>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