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绿水青山不负人,生态产业正青春-政府绩效考核

   日期:2020-08-16 19:52:10     作者:wangxiao    浏览:16    
核心提示:洪恒飞科技日报记者江耘远处山间、公路两旁俱有竹林掩映,一进村口就可见荷塘农田……8月中旬,在浙江安吉余村,接连数日阳光明媚,绿水青山更显清丽。一度靠着挖矿山、建石灰窑富起来的余
<p>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p><p>  远处山间、公路两旁俱有竹林掩映,一进村口就可见荷塘农田……8月中旬,在浙江安吉余村,接连数日阳光明媚,绿水青山更显清丽。</p><p>  一度靠着挖矿山、建石灰窑富起来的余村,眼见青山被毁、河流变质后,终于壮士断腕,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发展起了休闲旅游业。曾在本地矿山当了20多年炮工、已转业做了一名“养山人”的村民汪苗青由衷感叹,矿山关停、青山归来,余村走出了一条“绿富美”的康庄大道。</p><p>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湖州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五年间,“两山”理念发轫于浙江,传至全国各地,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的一张绿色名片。<!--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strong>意识迭代:从壮士断腕过渡到常态化治理</strong></p><p>  工业污水有序排放,居民小区雨污分流,从而水清岸绿、环境生产两相宜,这是杭州市钱塘新区的现实图景。</p><p>  在杭州市钱塘新区,护水义工、垃圾分类、义务植树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清洁排放、回收利用等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必修课”。</p><p>  污水如何处理才能达到理想水质?当地通过开展“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双管齐下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全农村污水治理,分别实现了2个工业集聚区、29个生活小区完成创建验收,61个农村提标改造项目落实。</p><p>  近几年,通过常态化的助企服务行动,钱塘新区生态的环境助企服务员深入到企业一线,为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难题。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计派驻845人次,服务企业425家次。</p><p>  不难理解,与其因弊病积重难返而壮士断腕,不如及早开展常态化、精细化的污染防治。意识到这点的钱塘新区,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正积极推行“电力大数据+环保”排污监测系统试点,下半年还将新建数据中心平台,整合优化辖区各类环保数据和信息资源,加强数字监管能力。</p><p>  10多年前遍布着“低散乱”企业,因生产铅酸蓄电池导致空气、河流被污染的湖州长兴县和平镇,与安吉余村一样体会过壮士断腕之痛。</p><p>  “经过技术研发,如今每天有400多吨废旧电池在这脱胎重生。”作为地道的长兴人,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曾表示,要守住来之不易的绿色发展成果,应做到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p><p>  <strong>绿色延伸:钟灵秀美的自然画卷徐徐铺开</strong></p><p>  2015年,青海省西宁市牺牲规模工业产值170亿元,将436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园博园。用百亿元产值换一座大花园,是当地数十年来践行绿色发展之路过程中的又一项生态创举。</p><p>  “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这句当地人很熟悉的顺口溜,有不少人想改写它。上世纪80年代末,西宁市吹响了绿化荒山的号角,一代人扎根荒山,战黄土、抗缺水、灭盐碱,建成了由62座泵站、3120公里管道组成的林灌网络系统,才换来了当地南北两山的“绿颜”。</p><p>  近十余年来,西宁市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森林覆盖率逾34%,成为西北首个省会森林城市。今年7月,西宁园博园一期开园,让江南园林乃至岭南园林的景致在西北地真实区呈现。</p><p>  “走绿色发展道路不是随大流、蹭热度。作为青藏高原的门户和国家生态屏障,生态脆弱的西宁必须如此。”西宁市绿色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p><p>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认为,践行“两山”理念,要将人文生态纳入其中,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交融、共转化。</p><p>  无独有偶,今年3月,山西省打响“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战。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当地将抓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打造从源头到入黄口、城区与农村有机衔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p><p>  山西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汾河做示范,全面推进“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全方位保护“华北水塔”。</p><p>  <strong>效益转化:激活绿色基因 释放溢出效应</strong></p><p>  在浙江丽水松阳县,有64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陈家铺村,因为三面环山、高海拔的自然条件,曾逼得许多村民离开家乡,村里无人照料的老房子荒凉坍圮。</p><p>  丽水市松阳县陈家铺村全面推动生态、村落、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目前,每年有20余万名游客慕名而来,为当地带去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p><p>  为此,松阳县通过探索文化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引入书店、民宿等多种业态,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从20年前全市仅有15个A级旅游景区,到如今高等级景区数量从全省倒数第一跃升到全省第三。2019年,丽水市民宿(农家乐)营业总收入37.6亿元、增长23.7%。</p><p>  此外,丽水市通过基地直供、检测准入、全程追溯等标准建设,丽水农业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已经建立合作基地1122个,培育品牌农产品1000余个,“丽水山耕”的品牌估值达26.6亿元,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排行榜首位。</p><p>  近年来,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丽水制定了全国首个市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际大会、完成全国首个村级GEP核算评估、探索政府购买生态产品机制……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丽水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p><p>  “进一步拓展‘两山’理念,关键是做好‘ 转化’这篇文章。”黄祖辉说,需要创新“绿水青山”产权制度,探索分权化和地方化的改革思路,发展共享机制,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实现小康的有力工具。</p><p>  来源:科技日报&nbs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