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幸福花开新边疆】草原上盛开“萨日朗”:合作社绣出幸福花-第三次抵消战略

   日期:2020-08-20 14:35:25     作者:wangxiao    浏览:14    
核心提示:中新网兴安盟8月20日电(郎朗)8月,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毛都草原水草丰美,骏马飞驰。和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一样充满活力的,还有当地人努力创造生活的热情。一个人力量小,就和大家拧成
<p>  中新网兴安盟8月20日电(郎朗)8月,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毛都草原水草丰美,骏马飞驰。和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一样充满活力的,还有当地人努力创造生活的热情。一个人力量小,就和大家拧成一股绳;个别人富裕起来了,也想着办法带领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合作社里,这样的故事时刻都在上演。</p> <img alt="合作社里,绣娘刚完成的“萨日朗”绣品,一朵巴掌大的花需要绣3天。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20/88b50b9201307079eb48c4b2.jp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title="合作社里,绣娘刚完成的“萨日朗”绣品,一朵巴掌大的花需要绣3天。 郎朗 摄" /> 合作社里,绣娘刚完成的“萨日朗”绣品,一朵巴掌大的花需要绣3天。 郎朗 摄 <p>  <strong>草原上的“萨日朗”:草原女性的就业平台</strong></p> <p>  萨日朗是草原上一种红色的花,细小的茎叶,花冠却开得火红向上卷起。</p> <p>  这也是秀云家乡的名字,在乌兰毛都苏木萨仁台(意同萨日朗)嘎查,这花开得遍地都是。秀云爱家乡,爱萨日朗鲜艳却不娇弱,就像她认识的那些草原上的女人一样。</p> <p>  身为嘎查的妇联主任,秀云2015年带头成立了“萨日朗巾帼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并在2017年将“萨日朗”注册为自己的品牌,从事生产蒙古族传统刺绣服装服饰、旅游纪念品、床上用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30多类产品。</p> <p>  成立合作社的第一时间,秀云想到了嘎查里60多岁的王金花。她家里丈夫得了慢性病,失去了劳动能力,需要长期吃药;儿子则是小脑萎缩,没法照顾自己。家里没有牧场和牲畜,生活所有的重量都压在这个女人身上,他们最主要的来源是政府的补贴和低保,一个月800元左右。</p> <p>  秀云想帮她一把,于是王金花成了合作社的绣娘,即使一个月她没有完成任何绣品,也还是能拿到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就算一天只赚10元钱,当天的牛奶钱也够了,营养起码有保证。”秀云说。</p> <img alt="合作社里的绣娘正在制作腰带。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20/8035e79ae0e7146fb0fb5f96.jp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title="合作社里的绣娘正在制作腰带。 郎朗 摄" /> 合作社里的绣娘正在制作腰带。 郎朗 摄 <p>  现在,合作社一共有固定员工38人,基本上都是本村的妇女,大家有一定的刺绣基础,多多少少都会挑花绣朵。随着合作社飞针走线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别的乡镇的妇女也表达出想学刺绣的愿望。于是,秀云免费提供原材料,定期去给他们进行培训,手把手教学,做得好的,可以从合作社里领取零碎的活计赚点钱,目前,合作社已经带动了2000多名妇女就业。</p> <p>  合作社的产品在现代款式上保留了传统元素,受到消费者青睐。秀云介绍,近两年,合作社年均销售收入8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创收6000多元,带动户均增收1100元。</p> <p>  目前,为了打开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销路,合作社的商品定价并不高,但秀云计划着,下一步,他们会在款式和创作上多下功夫,让萨日朗品牌和花儿一样,开遍草原,开得红红火火。</p> <img alt="文龙金花夫妇和他们当天新做出来的奶豆腐。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20/359de2a60d033881c9fa60af.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文龙金花夫妇和他们当天新做出来的奶豆腐。 郎朗 摄" /> 文龙、金花夫妇和他们当天新做出来的奶豆腐。 郎朗 摄 <p>  <strong>致富带头人带领全村7成贫困户脱贫</strong></p> <p>  在广袤的乌兰毛都草原上,通过合作社致富的还有文龙和金花夫妇。</p> <p>  早上9点,当城市刚开启快节奏的一天时,文龙和金花夫妇所在的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专业合作社已经结束了挤奶、做奶食品等一天最主要的工作。</p> <p>  一碗乳香醇厚的“乌日莫”,撒上白糖、刚出锅的炒米和几块掰碎的奶皮子,嫩滑酸甜的奶香之后唇齿被浓厚的米香包裹,这便是对一早辛劳的奖赏。</p> <p>  今年47岁的文龙高大黝黑,是典型的蒙古族汉子,金花小他8岁,笑起来脸上有两团红云。在接手合作社之前,两口子已经是乌兰毛都苏木敖力斯台嘎查的致富带头人。靠着踏实肯干,他们养了20多头牛、500多只羊,一年的收入有20多万。<img alt="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门前的牧场。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20/ee47974a3d96eff26776b03f.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门前的牧场。 郎朗 摄" /></p> 科右前旗特润奶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门前的牧场。 郎朗 摄 <p>  2019年4月,为了扩大自家奶制品的生产规模,也为了带领其他村民一起过上好日子,身为致富带头人的他们成了奶制品合作社的负责人。建造奶制品加工基地、购买设备,加上扶贫资金的支持,这个合作社一共投入了一百多万。</p> <p>  乌兰毛都苏木敖力斯台嘎查有贫困户21户,仅文龙和金花的合作社就带动了15户就业脱贫。文龙告诉中新网,他用高于市场价0.25元每斤的价格,向贫困户收买牛奶;并让其中一些人在合作社帮忙,做放牛、制作奶食品等工作。6~9月旺季的时候,仅靠给合作社提供牛奶,一个贫困户每个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的收入;即使是冬天,这些贫困户也有每个月800元的保底收入。</p> <p>  文龙预计今年合作社的收益能达到60万元,他打算把其中的十多万元拿出来帮扶贫困户。</p> <p>  虽然眼下合作社刚起步,生产出来的产品也销路有限,但文龙已经有了更为长远的规划。他申请了名优特产品认证,一旦通过,他们的产品就能大批量生产,并进入商超,同时,他还开始试水电商,打算逐步扩大销售规模,让合作社的产品走出科右前旗的草原,走向更远的地方。(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