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研究发现狨猴“有崽的家庭乐助人” 为精神类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总司令

   日期:2020-08-21 12:08:32     作者:wangxiao    浏览:17    
核心提示:中新网上海8月21日电(申海郑莹莹)自闭症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一些疾病的患者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利他行为异常,研究利他行为的神经机制可能为这些精神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中国科
<p>  中新网上海8月21日电 (申海 郑莹莹)自闭症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一些疾病的患者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利他行为异常,研究利他行为的神经机制可能为这些精神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21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的龚能团队与梁智锋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有婴儿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中,狨猴父母的解救利他行为显著提高,婴儿期小猴子的叫声可以特异性激活狨猴父母相关的大脑皮层脑区。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日23时在线发表于期刊《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上。<!--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对其他个体有利,但对自身没有益处甚至付出代价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譬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情侠义,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景。</p> <p>  这项研究应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主要是将一只狨猴囚禁在四周被水包围的“孤岛”中,岸上的另一只狨猴作为潜在的施救者,需要克服困难,跳入“孤岛”中,开门将被囚禁者放出,让其回到安全的岸上。</p> <p>  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有婴儿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中,家庭成员(父母、哥哥姐姐)对解救婴儿期小猴子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相比之下,如果用食物替换婴儿期小猴子,狨猴不会跳入岛中,说明解救婴儿期小猴子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动机甚至大于获取食物。并且,解救婴儿期小猴子的行为随着小猴子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实验中,当幼年狨猴长到两个月大之后,狨猴父母就完全不会跳入岛中实施解救行为。</p> <p>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婴儿期小猴子的叫声,可以直接诱导成年狨猴对其进行解救,更有趣的是婴儿期小猴子的叫声还可以促进狨猴父母之间的互相解救。</p> <p>  以上的所有解救行为只存在于拥有婴儿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而没有婴儿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中则几乎没有类似的解救行为。因此,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家庭中有婴儿期小猴子的存在,可以促进狨猴的利他行为。</p> <p>  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发现,家庭中有婴儿期小猴子的狨猴父母听到婴儿期小猴子的叫声时,其听皮层和岛叶皮层等脑区会被特异性激活,而家庭中没有婴儿期小猴子的成年狨猴,则在这些区域没有明显激活,提示这些脑区可能与利他行为有关,为进一步探索利他行为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基础。</p> <p>  据悉,该研究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龚能博士和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梁智锋研究员的共同指导下,主要由博士研究生黄俊锋和助理实验师程小春共同完成,研究得到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上海市的资助。(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