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中华各民族情歌展中的听觉“美学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日期:2020-08-25 23:25:18     作者:wangxiao    浏览:11    
核心提示:中新社北京8月25日电题:中华各民族情歌展中的听觉“美学基因”作者李晗雪“这个展览,一定会让你开口唱情歌,会唱的至少十首。”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25日《声音——中华各民族
<p>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中华各民族情歌展中的听觉“美学基因”</p> <p>  作者 李晗雪</p> <p>  “这个展览,一定会让你开口唱情歌,会唱的至少十首。”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25日《声音——中华各民族传统情歌文化展》媒体见面会上笑称。</p> <p>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共同主办的《声音——中华各民族传统情歌文化展》22日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展出中国古典情歌、少数民族情歌影音资料与传统情歌改编的现代歌曲,呈现“中华情歌文化大观”。<!--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说起中国的经典情歌,很多人或许先想到《康定情歌》《小河淌水》《半个月亮爬上来》……其中大量是少数民族地区歌谣改编而成,今已脍炙人口。</p> <p>  “为什么少数民族对中华情歌有这么大的贡献?”郑茜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她在见面会上笑问观众。郑茜谈到,倚歌择配、以歌为媒,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社会风尚。如傣族蒙面情歌节、壮族歌圩,均是青年男女对歌相识的场合。情歌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大量生产、传唱,积累成洋洋大观的丰厚宝库。</p> <p>  此次展览精心分设数个少数民族情歌情景式展区。其中,哈尼族展区以连绵白色阶梯抽象营造哈尼梯田,尤其特别。一些观展者边走过不同展区边讨论起各自熟识的情歌。</p> <p>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展出的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侗族大歌、彝族海菜腔、新疆“花儿”等民歌品种,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一词,当之无愧。</p> <p>  不过,郑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强调,展览并非“中华少数民族情歌展”,而是包含“中华各民族”。在史载情歌的展区,“蒹葭苍苍”“君住长江头”这些熟悉的诗歌,与少数民族情歌呼应着相同的爱情母题。而经王洛宾、雷振邦等音乐家改编的少数民族民歌,更已是各民族民众传唱、喜爱的抒情歌谣。</p> <p>  在现代改编歌曲的展厅,不少观展民众戴上展板旁的耳机,跟着哼起了《敖包相会》《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歌曲。</p> <p>  当天,主办方还邀请两位苗族歌手为观众献唱。两位歌手在参观展览后感慨说,没想到自己一直演唱的苗族歌曲,是这么博大的中华民族情歌的一部分,有这么深刻的意义。</p> <p>  25日也是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在见面会上问道,除了玫瑰花与巧克力,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来表达爱情?中国人自己的爱情表达是什么?此次的“声音”展,或许能为观众呈现一些听觉上的中华“美学基因”。(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