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共筑幸福路 阔步向未来——回看对口援藏工作26年-迷情香水

   日期:2020-08-26 11:03:45     作者:wangxiao    浏览:14    
核心提示:共筑幸福路阔步向未来——回看对口援藏工作26年新华社拉萨8月26日电题:共筑幸福路阔步向未来——回看对口援藏工作26年新华社记者王沁鸥、陈尚才、王泽昊、侯捷26年前,全国对口支
<p>  共筑幸福路 阔步向未来——回看对口援藏工作26年</p><p>  新华社拉萨8月26日电<strong>题:共</strong><strong>筑幸福路 阔步向未来——回看对口援藏工作26年</strong></p> <p>  新华社记者王沁鸥、陈尚才、王泽昊、侯捷</p> <p>  26年前,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历程正式开启,一批批援藏干部继承“老西藏精神”,前赴后继奔赴雪域高原,用一腔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全国对口支援西藏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的实施为西藏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奏响了西藏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p> <p>  <strong>伟大的创举——援藏机制创新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strong></p> <p>  走在西藏各地市的大街上,常能见到许多以其他兄弟省市命名的道路:拉萨市有“北京路”,山南市有“湖南路”,日喀则市有“山东路”……看似并不起眼的道路名称,却是26年来西藏人民对各兄弟省市情感积淀的见证,也述说着中央以对口援藏机制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p> <p>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和“长期支援、自行轮换”的干部援助方式,自此开启了中央与全国兄弟省市长期对口支援西藏发展的历程。</p> <p>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早在1984年的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便决定由北京、上海等9省市和原水电部等有关部门帮助西藏建设43个迫切需要的中小型工程项目。这43项工程被人们誉为高原上的“43颗明珠”。</p> <p>  对口援藏机制的建立,是中央支持西藏的一项创举,也凝聚着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深情厚谊。</p> <p>  截至目前,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关省市、中央企业已先后选派9批次9600多名干部援助西藏工作,并形成了以干部人才援藏为龙头,经济援藏、智力援藏、科技援藏、企业援藏、就业援藏以及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等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援藏格局。</p> <p>  <strong>坚实的硕果——实事办在西藏干部群众心上</strong></p> <p>  西藏阿里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26年前,这里是时年50岁的优秀援藏干部孔繁森倒下的地方。如今,一批批援藏干部前赴后继,在这片高原上践行着自己的誓言。</p> <p>  “不摘穷帽交官帽”,这是阿里地区噶尔县县委书记高宝军曾立下的决战贫困的“军令状”。2013年,高宝军作为陕西省派出的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了噶尔县,当时这里的贫困发生率达20%。初上高原的高宝军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5个乡镇15个村500多户贫困户。</p> <p>  “自己发的誓就一定要兑现”。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宣布25个县(区)脱贫,噶尔县成为阿里地区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高宝军完成了誓言,但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在援藏期满后直接申请调藏工作。</p> <p>  数据显示,26年来,对口援藏工作已先后投入近500亿元建成1万多个重点援藏工程,近5年来共投入援藏扶贫资金143亿余元、实施援藏扶贫项目1800多个,推动内地284个县区与西藏的县区、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助23万余名群众脱贫,全方位助力西藏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p> <p>  “感谢共产党给我们送来了好‘门巴’(藏语意为医生)!”“内地来的老师们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亲!”2015年和2016年,医疗人才和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先后开展,各兄弟省份医疗和教育人才的好名声,已在藏族群众间口口相传。</p> <p>  <strong>情感的桥梁——雪域高原见证深厚民族情</strong></p> <p>  对口援藏工作不仅有力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拉近了各民族之间心与心的距离。</p> <p>  虽已结束援藏,曾任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教师的熊爱国仍将西藏的风景设为自己的朋友圈封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不时收到藏族学生的关心,令熊爱国常感心头温热。</p> <p>  熊爱国2015年主动申请援藏,期满后又申请延长,他说自己舍不得孩子们,要送他们毕业才放心。</p> <p>  “在西藏时,孩子们都管我叫‘熊爸爸’。”熊爱国说。</p> <p>  20多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以真心换真情,谱写了一段段民族团结的佳话。</p> <p>  疫情期间,陕西省援藏干部吕智勇自筹防疫物资,驱车五天五夜,顶风冒雪、万里奔袭,为西藏普兰县“雪中送炭”。吕智勇连续两届援藏期满后,2019年又第三次申请援藏。</p> <p>  普兰县县长曲次说:“作为一名援藏干部,吕智勇同志尽职尽责,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职责使命。”</p> <p>  在西藏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p> <p>  “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中央特殊关心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塔玛村党委第一书记格桑卓嘎说,“西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参与采写:次旦央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