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青海海东:“家门口经济”实现增收致富防返贫-周高华

   日期:2020-08-29 15:21:40     作者:wangxiao    浏览:19    
核心提示:中新网青海海东8月29日电题:青海海东:“家门口经济”实现增收致富防返贫作者鲁丹阳“自公司6月份试运营以来,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个多月时间。没想到文化程度不高的我,通过培训学习
<p>  中新网青海海东8月29日电 题:青海海东:“家门口经济”实现增收致富防返贫</p> <p>  作者鲁丹阳</p> <p>  “自公司6月份试运营以来,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个多月时间。没想到文化程度不高的我,通过培训学习,现在成为了企业基层骨干。”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村民赵国姐说。</p> <p>  据了解,赵国姐目前是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的一名员工。而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的前身是三合镇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公益性综合市场,希望村民通过开展经营活动,确保有产业能增收。但是由于散户经营存在“小、弱、散”等劣势,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公益性综合市场的作用没有达到预期。</p> <p>  2019年,当地政府以搞活市场为目标,以促进当地就业为重点,通过科学分析市场行情,积极招商引资,陆续引入青海高原农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海西海牧场乳制品有限公司和青海三合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并于今年8月28日正式开园。</p> <img alt="图为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 鲁丹阳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8/29/972e73054c8e9aa61b82af0a.jpg" title="图为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 鲁丹阳 摄" /> 图为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 鲁丹阳 摄 <p>  记者在三合镇扶贫产业示范园内看到,员工基本上都是年龄40岁左右的妇女。赵国姐解释称,她们大多数来自统一规划建设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没搬来之前,她们的丈夫大都外出务工,她们留在家中务农和照顾一家老小;搬到新家以后,有些妇女不再务农,而是专职在家照顾老小,偶尔外出打零工。</p> <p>  “没来这里工作之前,我在家种地,照顾两个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我看到家门口有就业岗位,就报名来了。现在一个月工资2400块,一年也有近三万块收入,和种地相比,这份工作既轻松又能提高收入。”村民贾丽红说,企业为他们缴纳的保险也为未来的生活上了“双保险”。</p> <p>  青海高原农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晶介绍,企业在2019年与三合镇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入驻园区。今年6月份开始试运营,采用“公司+基地+合作化”的发展模式,主要研发、生产、销售青藏高原特色产品青稞、燕麦、藜麦和黑红枸杞的深加工,目前公司产品已上市,销路畅通。希望未来向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的生活“更上一层楼”。</p> <p>  海东市是国家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地区,三合镇为解决就医难、上学难、娶妻难、增收难、住房难等“六难”问题,593户1682人采取“离山下川、进镇上楼”方式,在三合集镇统一规划建设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发展特色种植、生态牧场等产业,拓宽群众务工渠道,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