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摸清粮仓家底 确保口粮安全-四个定力

   日期:2020-08-30 06:15:30     作者:wangxiao    浏览:15    
核心提示:摸清粮仓家底,确保口粮安全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保障能力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日前,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执法督查新闻
<p>  <strong>摸清粮仓家底,确保口粮安全</strong></p><p>  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保障能力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p><p>  日前,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执法督查新闻通气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顺利完成,大清查全面摸清了库存家底,建立了分区域、分性质、分品种、分库点、分货位的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数据库,交出一本实实在在的“明白账”。</p><p>  <strong>粮食库存可满足1年以上需求</strong><!--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构成主要分三大类: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企业商品库存。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水平,稻谷、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p><p>  “从储备品种看,以口粮为主,小麦、稻谷等口粮占七成左右,有的省份根据当地特色和消费习惯建立了少量杂粮储备,36个大中城市和市场易波动地区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储备,可满足当地15天左右市场供应。”该负责人说。</p><p>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连续3年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每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多万亩,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3000多个,改造和新建粮食质检机构487个……一系列数据彰显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定力和信心。</p><p>  近年来,各省各部门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储备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市场流通活力进一步激发,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向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p><p>  <strong>“危仓老库”升级,促进节粮减损</strong></p><p>  平房仓横向通风储粮技术、便携式储粮生物危害检测仪、粮情动态云图分析软件系统……在8月25日启动的2020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上,一系列兴粮兴储新技术亮相,展现出我国粮食储备保障的科技力量。</p><p>  在江西南昌南良荆山粮库4号仓房,仓内温度凉爽适宜,测温线、降温机组、表层控温机等设备进行着不间断的监控和温度、湿度调控。经过仓库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南良荆山粮库已建成信息化智慧粮库。</p><p>  南良荆山粮库保管员桂城向记者介绍,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可将粮食温度全年维持在平均15℃以内的低温状态,降低粮食的呼吸强度,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生长,减少粮食损失和药剂使用,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和劣变,达到安全、保鲜、生态储粮的目标,实现绿色储粮。</p><p>  据了解,2013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补助100多亿元用于“危仓老库”粮库维修改造和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仓储环节的节粮减损。从仓储技术看,我国粮食仓储能力明显增强,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p><p>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表示,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全链条推动节粮减损,实现国家储备管理优化协同高效,全面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p><p>  <strong>“大国粮仓”进入强监管时期</strong></p><p>  近年来,各地创新粮库监管方式,信息化支撑作用日益彰显。</p><p>  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经过5年试点,搭建了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信用监管制度,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相关办法,在粮食部门探索建立粮食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山东、安徽等省建立了全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粮的远程监管系统,实现智能化远程监管。</p><p>  通过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一整两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管理平台与25个省份实现数据对接。截至目前,各地已有4.5万户粮食经营者、1.3万名检查人员分别纳入检查对象和执法队伍名录库,通过粮食行业“双随机”抽查应用系统开展检查活动113次。</p><p>  此外,各地主动适应市场化收购比重大幅上升、市场主体趋于多元化的新形势,强化粮食收购监管,严防发生区域性“卖粮难”和“打白条”等问题,收购工作总体平稳有序。地方粮食和储备部门切实加强销售出库监管,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严肃查处掺杂使假、拖延阻挠出库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治理各种形式的“出库难”。</p><p>  据统计,近三年,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每年查办的涉粮案件达5000多起,有力保障了粮食仓储安全。</p><p>  <strong>(本报记者 姚亚奇 李 慧)</strong>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