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拉萨9月1日电 (杨健 张伟)8月31日至9月1日,西藏拉萨市举办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大昭寺、色拉寺、小昭寺、哲蚌寺、楚布寺、热振寺、西藏牦牛博物馆、朗孜夏陈列馆等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理论技能培训。</p>
<p> 据悉,该培训活动由拉萨市文物局和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实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提升文物保护单位火灾防控水平,确保火灾形势持续稳定。</p>
<img alt="图为9月1日,参训人员到小昭寺实地观摩。 赵凯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1/8d73ca459232f673e5df3c51.jpg" title="图为9月1日,参训人员到小昭寺实地观摩。 赵凯 摄" />
图为9月1日,参训人员到小昭寺实地观摩。 赵凯 摄
<p>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学习、现场观摩学习和经验交流学习。”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消防安全专题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市文保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组织管理能力。</p>
<p> 期间,通过组织参训人员到小昭寺实地观摩、设备展示、展板讲解、查阅台帐、现场演示等方式,学习寺庙消防工作制度、新型消防装备配置、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及微型消防站建设、酥油灯管控推广、冷光源推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智能感烟探测器等“智慧消防”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做法。</p>
<img alt="图为9月1日,参训人员到小昭寺实地观摩。 赵凯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1/fdd80f722c1d4cbf2acd3de3.jpg" title="图为9月1日,参训人员到小昭寺实地观摩。 赵凯 摄" />
图为9月1日,参训人员到小昭寺实地观摩。 赵凯 摄
<p> 9月1日,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队等相关工作人员向参训学员重点讲解了四面防风铜制酥油灯罩的设计、功能、用途,以及冷光源无明火、无烟、无热量的优点切实解决了传统宗教活动中酥油灯数量多、明火隐患大的问题,并从设计角度说明了其外形构造、用电方式,及冷光源推广应用实施方案。</p>
<img alt="图为9月1日,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队副队长次仁旺久(中)向参训学员重点讲解小昭寺消防安全工作。 赵凯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1/06fb6b5c30c67f870e7d23e4.jpg" title="图为9月1日,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队副队长次仁旺久(中)向参训学员重点讲解小昭寺消防安全工作。 赵凯 摄" />
图为9月1日,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小昭寺消防救援大队副队长次仁旺久(中)向参训学员重点讲解小昭寺消防安全工作。 赵凯 摄
<p> 一名参训学员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学习,不仅积极促进了各寺管委会及各消防大队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交流了寺庙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路和想法,为下一步工作明确了目标。(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