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民盟扶贫干部王世忠一家:不同“战场” 共同坚守-生活性

   日期:2020-09-06 10:55:39     作者:wangxiao    浏览:12    
核心提示:中新网会泽9月6日电题:民盟扶贫干部王世忠一家:不同“战场”共同坚守作者李晓琳李翕坚张雯2020年9月5日,是民盟云南省委会扶贫干部、新街乡挂职副乡长王世忠投身扶贫工作的第82
<p>  中新网会泽9月6日电 题:民盟扶贫干部王世忠一家:不同“战场”共同坚守</p> <p>  作者 李晓琳 李翕坚 张雯</p> <p>  2020年9月5日,是民盟云南省委会扶贫干部、新街乡挂职副乡长王世忠投身扶贫工作的第824天,也是他正式“退役”的这天。</p> <p>  收拾好行囊,王世忠步行来到闸塘村村口,给远在兰州的妻子拨通视频电话。“再看一眼我们闸塘的美景。”王世忠的手机镜头下,被乌蒙山环抱的小村宛若画中图景,数百亩草莓、蔬菜大棚闪着光,偶有交谈声、笑声传来。</p> <p>  两年多来,闸塘村的点滴改变,都紧紧牵动着王世忠与妻子的心。</p> <p><strong>  “村里来了个扶贫干部”</strong></p> <p>  今年38岁的王世忠是民盟云南省委会的一名干部。2017年12月,云南统一战线脱贫攻坚会泽“同心工程”启动,在省委统战部牵头协调下,8个民主党派省委会通过挂乡扶贫的方式同心聚力会泽脱贫攻坚。王世忠主动报名,后被分到位于乌蒙山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会泽县新街回族乡闸塘村。</p> <p>  闸塘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48户308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4%。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806人,贫困发生率26.16%。</p> <img alt="图为王世忠一家在闸塘村团聚。受访者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6/69954bfc4c1d7d04fc9d2de6.jpg" title="图为王世忠一家在闸塘村团聚。受访者供图" /> 图为王世忠一家在闸塘村团聚。受访者供图 <p>  2018年5月30日,王世忠从昆明来到闸塘村,“挂乡包村”的第一天,他就跟随会泽县人大副主任、新街乡党委书记潘八生入户走访去了。当地开展扶贫工作的难度超出王世忠的想象——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多样、村民思想工作难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啊。”潘八生对王世忠说。</p> <p>  出生成长于农村的王世忠虽很快适应了村里的生活,但由于缺乏扶贫工作经验,加之对国家扶贫政策不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遇到不少困难。</p> <p>  为了精准识别贫困户,王世忠花了数月一家家走访,了解情况,全村848户都留下他的足迹。“白天入户走访,晚上研究政策”成了他刚入村的生活常态,一门心思扎进工作中,周末也留在乡里,每月只回家一次。很快,全村都知道“村里来了个扶贫干部”。</p> <p>  在闸塘村挂包扶贫的两年多时间,王世忠认真落实民盟云南省委会的工作安排,为村里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盖卫生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努力改变全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现状;支持村里产业发展,新建蔬菜大棚、草莓大棚引水灌溉工程,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开展“健康扶贫”送医下乡、“烛光送教下乡”教师培训、“科技列车云南行”等活动,为闸塘村医疗扶贫、教育扶贫贡献民盟的智慧和力量。</p> <p><strong>  从火神山到乌蒙山的团聚</strong></p> <p>  王世忠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的背后,并不是一身轻松,了无牵挂。妻子长期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兰州某医院工作,为了扶贫工作,王世忠只有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孩子送回妻子的老家甘肃,一家三口,三地分居。</p> <p>  “对彼此的工作,我们都是相互支持和鼓励的。”王世忠说,刚下乡扶贫之时,妻子来过一次闸塘村,看了村里的贫困情况后妻子沉默了很久。离开前,妻子鼓励他一定要好好干,争取如期完成脱贫任务。</p> <img alt="图为王世忠与王乔玉、张莲珍夫妇道别。 李晓琳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6/a3642186d98399484367c6d0.jpg" title="图为王世忠与王乔玉、张莲珍夫妇道别。 李晓琳 摄" /> 图为王世忠与王乔玉、张莲珍夫妇道别。 李晓琳 摄 <p>  两年多来,王世忠与妻子虽很少见面,但在闸塘村的扶贫工作是夫妻俩最常谈论的话题。</p> <p>  2020年春节,原本是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打乱了一家人的计划,妻子包林霞大年初二匆匆回兰州报到,并于2月2日随部队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王世忠也于大年初五回到新街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带领村委干部逐户登记,逐户摸排,切实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p> <p>  “战疫”与“战贫”,王世忠一家对这两个词有着深刻体会。王世忠说,虽然时刻都惦记着身处武汉的妻子,但却非常支持妻子的决定。“我们在不同的‘战场’,履行各自的使命。”</p> <p>  今年5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妻子带着女儿来到了闸塘村。这时,王世忠到闸塘村开展扶贫工作已整整两年。</p> <p>  切身感受到闸塘村的变化,包林霞十分欣喜。“村组道路得到全面修整、硬化,从前的玉米地里种起了大棚蔬菜、草莓,村里的卫生室和村委会焕然一新,再也不用下雨天打着雨伞去寻找露天卫生间了。”包林霞笑着说。</p> <p>  更让王世忠高兴的是,3岁的女儿非常喜欢闸塘村,说以后还想到爸爸工作的地方。“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王世忠说。</p> <p><strong>  “参与脱贫攻坚是一种幸运”</strong></p> <p>  2019年,闸塘村实现了脱贫出列目标任务,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6.2%降至2%。</p> <p>  “作为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能参与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是一种幸运。”说起2年前的选择,王世忠眼神坚定。</p> <p>  王世忠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来,民主党派干部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切实担当起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生动实践。</p> <p>  由于孩子面临上学问题,妻子又长期在外地工作,在无法克服的困难面前,王世忠不得不提前离开闸塘村。</p> <p>  临行前,王世忠来到王乔玉、张莲珍夫妇家里。老两口因为家庭条件较为困难,还要拉扯两个正在上学的小孙子,王世忠对他们格外牵挂。看到王世忠往家里走来,张莲珍老人十分高兴,赶忙进屋搬凳子,又上院子里摘苹果。</p> <p>  得知王世忠即将离开闸塘村的消息,张莲珍突然红了眼眶。顿了一会儿,张莲珍说,“王副乡长,离开了就不要回我们这种山沟沟了,在昆明好好发展,希望你事业有成。”</p> <p>  过了一会儿,张莲珍又说,“王副乡长,离开以后还是要常回来看看。你看嘛,你们来了之后,闸塘村变得这么好了呀。”(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