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助攻  中方  湖北黄冈  谅解备忘录  作者, 

抗疫英雄谱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贤以弘德 术以辅仁-最新印度与中国的差距

   日期:2020-09-07 14:36:41     作者:wangxiao    浏览:8    
核心提示:“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这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抗击非典时说的话,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72岁的他再次肩负起使命,把博大精深的
<p>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这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抗击非典时说的话,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72岁的他再次肩负起使命,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写进了抗疫的“中国方案”。</p> <p>  近日(8月3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张伯礼给大家上了历时三个小时之久的开学第一课。每一句话、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故事都讲述着一位校长、一位医者、一位战士对中医药事业的崇尚和担当。</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ba8f3b6498290554af9f9706.jpg" /></p> <p>  <strong>“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伯礼:</strong>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你们肩上承担的时代的使命,这个机遇是靠我们几代人努力拼搏换来的。</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705fdb7b382c86094924ca9a.jpg" /></p> <p>  对于张伯礼来说,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他一生的使命,亲眼见证中医药能救人于危难,是他不曾改变的愿望。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伯礼临危受命,在大年初三随中央指导组奔赴武汉。在武汉的80多天里,张伯礼和同事进驻江夏方舱医院,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截至“休舱”时,实现了“三个零”:564名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80多天里,张伯礼和其他专家一起,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医治工作,先医心,后治病。</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88a76ac3593ce67769ee6441.jpg" /></p> <p>  <strong>“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伯礼:</strong>武汉很冷,每个患者都偎在电热毯上,整个大厅几百人都偎在电热毯上,死气沉沉的。按照中医讲,这个精气神不行,我说得让他们锻炼。他们一锻炼,打了一套太极拳,也打嗝了,也出虚恭了,胃也开了,也愿意吃饭了,关键是病人之间开始有交流了,消除了恐惧,增强了信心。所以我们中医强调综合疗法,强调把患者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治疗,这种主观能动性特别突出。</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57277c499a9d83f076a08100.jpg" /></p> <p>  在张伯礼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的作用体现在了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d1fc67e6bf5ea5b7dbc2803e.jpg" /></p> <p>  由于不分昼夜的高负荷工作导致胆囊炎发作,张伯礼在武汉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而术后的第三天,他在病床上又投入了远程会诊。张伯礼在武汉的这张照片,中间隔离服上写着老张的就是他自己,他左边写着小张的是他的侄子张硕,右边的另外一位小张,是他的儿子张磊。作为援鄂医生,当时他们三人都在武汉抗击疫情。</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9fb006a3a2d7cb2dc7708a28.jpg" /></p> <p>  <strong>张伯礼儿子 张磊:</strong>我父亲是大年二十九手受的伤,大年初三缠着纱布奉命奔赴武汉。在武汉新冠患者清零的那一天,正好是他72岁的生日,我想这应该是最珍贵的生日礼物。</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2ed037759f67010523ea3340.jpg" /></p> <p>  <strong>张伯礼侄子 张硕:</strong>我心目中医生的样子也是来源于我的伯父张伯礼,他用实际的行动在告诉我们,中医不仅仅是用几味药物,也是一生的责任与担当。</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5bcc84f848f925e4e8c01aad.jpg" /></p> <p>  现在,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还是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坚持教学、坐诊和科研。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校长办公室,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幅牌匾——“贤以弘德,术以辅仁”,张伯礼说这是他的座右铭,更希望成为每一个医者终生奋斗的目标。</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07/d29931341ce69f185043c2f9.jpg" /></p> <p>  <strong>“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伯礼:</strong>这是我二十几年前读《论语》悟出的一点道理,也正好和我们的医学教育,立德树人,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得有高尚的医德相一致的。爱护生命、尊敬师长,爱护你的病人,这样才能说有高尚的医德。贤以弘德,就是好的人才可以培养高尚的医德。术以辅仁,你有了高尚医德,有了治病救人的决心,一定还要有精湛的医术,用高超的医术来展现仁爱之心。</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