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亲历者回忆日本向中国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为什么禁止国际歌

   日期:2020-09-09 15:48:28     作者:wangxiao    浏览:11    
核心提示:新华社南京9月9日电题:“这一天,是胜利的日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亲历者回忆日本向中国投降签字仪式新华社记者梅世雄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
<p>  新华社南京9月9日电 题:“这一天,是胜利的日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亲历者回忆日本向中国投降签字仪式</p><p>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p><p>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p><p>  6天之后,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举行。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上迎来又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日本投降代表冈村宁次无可奈何地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了字。”抗战老兵、今年97岁的南京市政协专员王楚英追忆起75年前的那一天,仍然激动不已。</p><p>  当年22岁的王楚英以国民党新六军十四师少校作战科长的身份,担任投降签字仪式的警卫负责人。</p><p>  王楚英14岁参加淞沪会战,之后随部队转战皖南。1939年考入中央军校17期,1941年毕业后到云南作战,随后参加入缅远征军,组织华侨抗日志愿队,后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1944年,王楚英调任新六军十四师作战科长。</p><p>  “这是我一辈子难忘的事,那个场面太令人激动了。经过浴血奋战,我们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了。”王楚英说。</p><p>  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的代价。</p><p>  在此之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而7天后的9月9日,专门举行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p><p>  自1874年入侵中国台湾以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曾经11次踏入中国领土。这一次,人心凝聚、精神焕发的中华民族终于以赴死的决心、悲壮的抗争迎来胜利的狂欢!</p><p>  王楚英回忆:“1945年8月27日上午,我们分乘7架飞机从湖南芷江到南京。飞机到达南京大校场后,当地老百姓挥舞着毛巾、农具,有的还把玉米棒扔给我们。我当时眼睛都湿润了。我知道,这是南京人民在饱受日军蹂躏后,见到亲人时的激动。”</p><p>  著名报人、时任《中国晨报》记者冯英子于洽降头一天从长沙赶到芷江,随后又到南京,采访了那历史一幕。他生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报纸当即就出了号外,很畅销。大街小巷,人们争相传播着中国胜利的消息。”</p><p>  那天一大早,成千上万的南京市民就涌到冈村宁次的车子必经的广州路、珠江路、黄埔路两侧。还有许多人聚集在收音机旁收听受降实况广播。</p><p>  “中央军校大门上挂着一块上贴‘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会场’14个金字的横幅,正门上悬挂着中、美、英、苏国旗,对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受降席、投降席后方各站立8名武装战士,会场气氛严肃寂静。”另一位受降仪式亲历者、时任陆军总司令部作战部少将参谋长严开运生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p><p>  王楚英回忆:“9时整,受降仪式正式开始。冈村宁次低头看完日本投降书,取笔蘸墨,写下‘冈村宁次’四字后,从其上衣右上方口袋内取出小型方章,轻蘸红色印泥后,盖于名下。由于手颤抖,他把章盖歪了。”</p><p>  “现场不仅室内站满了人,连外头走廊也满是探头张望者,人人都想亲身见证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日本代表都剃着光头,脸色十分难看,以前那种嚣张跋扈的气焰不见了。冈村宁次十分不情愿地交出了随身携带的那把军刀。”严开运生前回忆。</p><p>  受降仪式9时15分结束。</p><p>  “中华民族洗去了百年的屈辱,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站了起来,赢得了地位、自信和尊严。”王楚英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