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金字的故事

   日期:2020-09-18 05:09:43     作者:wangxiao    浏览:16    
核心提示: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新知新觉)近日,针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
<p>  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新知新觉)</p> <p>  近日,针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p> <p>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杜绝餐饮浪费现象。这看似是舌尖上、饭桌上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大事。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如果每人浪费一点,最终就会汇聚成一个巨大数字。同时,餐饮浪费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p> <p>  触目惊心的食物浪费,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被大量无效消耗。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食物浪费足迹: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报告显示,全球每年食物浪费总量达13亿吨,全世界每年生产但被浪费的粮食所耗用的水相当于伏尔加河年流量的3倍,而生产这些粮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高达33亿吨。此外,食品浪费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额外压力,导致耕地面积和捕捞规模不断扩大,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舌尖上的浪费”禁而不绝,原因在于一些人抱有“爱面子、讲排场”的摆阔心态,或存有“没人管、管不住”的侥幸心理。同时,一些经济利益因素也在为“舌尖上的浪费”推波助澜。过去一段时间,一些餐馆饭店设置最低消费门槛引导顾客超量消费,“吃播”“大胃王”等另类直播更是引发浪费食物的负面效应。靠这种手段换来的红火生意、得来的“油腻”点击量,实际上是错用浪费刺激消费,错拿“胃口”吸引“眼球”,为赚取经济利益而营造出扭曲的餐饮文化。这种不良餐饮文化,与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同绿色健康、简约文明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倡导和践行“俭法”生活,要以彻底转变不良餐饮文化为切入口。</p> <p>  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勤俭节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每一名社会成员都应当身体力行。订得多、吃得少,没吃完不打包、吃不了都倒掉,这类行为反映了一些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帮助这样的人医好餐桌上讲排场、爱攀比的“奢侈病”,应当在做好勤俭节约“软教化”的同时,用好反对浪费的“硬约束”,使“餐桌上的任性者”时时处处被监督、受惩戒、得警醒。</p> <p>  “一荤一素一个汤,您先吃着,不够再点。”这些天,走进机关单位食堂,步入街边餐馆,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劝导语。设置小份菜、半份菜、拼盘,鼓励饭后打包……这些创新举措表明,倡导和践行“俭法”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让这一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还需以多种形式、多条路径教育引导更多的人着眼于自己的饭碗,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在米面粮油上精打细算,在餐桌上“精兵简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以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勤俭节约汇聚起14亿人的绿色健康生活,推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理念深入人心。</p> <p align="left">赵渊杰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