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少儿沪剧培训

   日期:2020-09-22 15:21:58     作者:wangxiao    浏览:12    
核心提示:六盘山下科技吹来脱贫“东风”王迎霞小时候读《三国》,常晓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这位80后没有想到,自打成为科技特派员,他借来了更大的“东风”——科技,不但把五谷杂
<p>  <strong>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strong></p><p>  王迎霞</p><p>  小时候读《三国》,常晓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p><p>  这位80后没有想到,自打成为科技特派员,他借来了更大的“东风”——科技,不但把五谷杂粮变成了城里人喜爱的绿色食品,还带动更多老乡稳定脱贫。<!--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常晓明的家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p><p>  曾经以“苦甲天下”闻名的西海固地区,其中的“西”,指的就是这里。沟壑纵横,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它是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贫困县,集中了最难的扶贫问题。</p><p>  全县238个贫困村,占全区贫困村总数的1/5。为了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西吉人不靠天地靠科技,以创新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在六盘山西麓蹚出一条新路。</p><p> <strong> 新时代的农民,再不能沿着老路走</strong></p><p>  “人家用的都是高科技,去年还把种子、化肥和地膜的钱掏上,我们种,他高价收,产品卖得也好。一对比,我们以前胡种着呢。”</p><p>  在吉强镇芦子沟村,41岁的小杂粮种植户王宝强说着说着就笑起来。</p><p>  水是农业最宝贵的资源,西吉的农业却因此卡了脖子。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便是当地破解“靠天吃饭”困局的良策之一。</p><p>  王宝强口中的“高科技”,就在宁夏兴鲜杂粮种植加工基地。这是宁夏科技厅安排部署、宁夏农科院固原分院技术指导、委托常晓明实施的小杂粮高效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园区。</p><p>  犁耙过处,一片泥香。</p><p>  常晓明至今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劳作的场景。然而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轻人更愿到大山以外的世界打拼,村里越来越多的土地因此荒芜。</p><p>  每每看到这一幕,他心里很不是滋味。</p><p>  地没人种,我种!</p><p>  2015年,常晓明从摸爬滚打十年的建筑装饰工程领域毅然抽身,返乡创业。他一边流转撂荒的土地大面积种杂粮,一边着手创办种植加工基地。</p><p>  新时代的农民,再不能沿着老路走。</p><p>  打绿色牌、走加工路、创名优品,常晓明给自己定了方向,他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让小杂粮产业提档升级。</p><p>  很快,西吉县首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小杂粮企业初具规模。</p><p>  2000多亩的土地上,以糜子、胡麻、燕麦、荞麦、谷子为主的杂粮摇曳生姿。3000多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里,4套生产线安装调试成功,年生产能力可达2000吨。</p><p> <strong> “这块‘硬骨头’必须借助科技来啃”</strong></p><p>  种植加工基地晒粮场,工人们正在筛选亚麻籽,场面火热。常晓明忍不住感慨:“尤其成为科技特派员后,我觉得自己可干的事更多了。”</p><p>  2018年5月,宁夏科技厅印发《自治区科技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鼓励科技人才发挥优势,通过“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带动贫困户有效脱贫。</p><p>  支持力度不断加码。</p><p>  全区170个深度贫困村中,西吉县占了58个,村村都有科技特派员的身影,他们和科技扶贫指导员、“三区”人才一道,结合各类项目组团式开展扶贫工作。县财政也加大了对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持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确保财政 R&amp;D 经费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p><p>  有了区市县三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常晓明的种植基地引进小杂粮优质抗旱高产新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组织技术指导培训,创建起“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综合配套模式。</p><p>  在西吉,借科技“东风”的人不止科特派,产业不止小杂粮。</p><p>  科技扶贫指导员王学铭等人组成玉米产业扶贫团队,在11个深度贫困村推进新品种高效种植项目;“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项目,突破了资源制约型贫困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根据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实施方案,全县培育种植特色艾草产业;创建马铃薯产业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并筹建宁夏马铃薯产业研究院……</p><p>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块‘硬骨头’必须借助科技来啃。”西吉县科技局局长张勇强调,“效果非常明显。”</p><p>  常晓明透露,今年基地引进新品种90个,“专家说新品种亩均能增产20%左右,新技术亩均增产在60%以上”。</p><p><strong>  打赢脱贫攻坚战,他们将亮“三板斧”</strong></p><p>  要脱贫,必须打好科技牌。</p><p>  创业式扶贫模式更值得推广。</p><p>  常晓明为农户免费提供“三包”服务,即免费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并高于市场价收购原粮。目的就是为了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小杂粮,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助农增收。</p><p>  去年,他辐射带动贫困户262户种植5000亩杂粮,面向全县贫困户收购原粮230吨,同时吸收35名贫困户入厂成为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p><p>  产业做强、市场做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p><p>  在宁夏3400余名科技特派员队伍中,近35%的“常晓明”成为贫困村的致富领路人。他们在科特派专项的支持下,服务区内农民收入高出周围其他农民15%以上,受惠者达30万户、近百万人。</p><p>  王宝强指着距离杂粮种植加工基地不远处的一排房子,眼睛亮了。</p><p>  “你看,我家就在那边!公司产品销路好,我们的收入也就高了。现在我一个月能挣4500元,家里老人娃娃还能照顾上,感觉生活幸福得很。”他嘿嘿笑着。</p><p>  “事实证明,送科技就是送富裕。”吉强镇镇长李维星深有感触,“老百姓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收益,而且打心底信赖科技,这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p><p>  下一步,西吉科技人将聚焦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继续创新发展模式。</p><p>  加快绿色发展产业融合提升行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互联网+农业”跨界融合,加快脱贫致富进程。</p><p>  张勇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他们即将亮出这“三板斧”。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