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举行 12位专家共话未来教育-整容师

   日期:2020-09-22 20:31:47     作者:wangxiao    浏览:18    
核心提示: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马海燕)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22日线上举行。中国和丹麦的12位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影响与启发,共同展望人类未来教育的可
<p>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马海燕)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22日线上举行。中国和丹麦的12位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影响与启发,共同展望人类未来教育的可能性。</p> <p>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担任中国丹麦教育论坛的中方主席。他说:“这次疫情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生命教育、诚信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公民教育。”</p> <p>  李镇西表示,当前,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教育视野也更加开阔。从个人到群团,从学校到社会,从中国到世界,在线学习成为一种与在校学习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的学习常态。但是教育的宗旨没有变,那就是从人性出发,通过民主、平等、公正的途径抵达更加自由的心灵和更加美好的世界。</p> <p>  产生于19世纪的非正规成人教育“民众学院”是丹麦教育体系的基石之一。北菲茵民众学院校长摩根·戈德鲍尔担任此次中国丹麦教育论坛的丹麦方主席。他表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未来不可预测。面对未知,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开放的思维模式,所以人类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他希望人文教育交流能成为发展中国和丹麦思想和知识共享伙伴关系的第一步。</p> <p>  疫情之下,线上教学、家庭教育、学生自学能力等都受到挑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好网课的标准需要教师有突出的表演,同时需要学生有突出的表现,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师需要成长、蜕变,需要成长为新型教师。他指出,在互联网教学中,教师如何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是最重要的。</p> <p>  谈及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出现的种种问题,朱永新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时至今日,很多父母仍把孩子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对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技能、素养、习惯、人格的提升进步等视而不见。</p> <img alt="丹麦前教育部长贝特尔·哈尔德。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2/459633be938c91914d5d7e85.jpg" title="丹麦前教育部长贝特尔·哈尔德。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供图" /> 丹麦前教育部长贝特尔·哈尔德。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供图 <p>  丹麦前教育部长贝特尔·哈尔德认为,丹麦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话。丹麦教育的优点是学生们不会仅照搬所学的内容,他们思维活跃,会主动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他也谈到丹麦教育中的不足,那就是对一些成绩较弱的学生往往施加强迫性的压力。</p> <p>  “我们社会需要优秀的木匠和环卫工作者,也需要优秀的核物理学家和人文学科人才。”贝特尔·哈尔德认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孩子自身的差异,对学生的教育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因为不同的职业对人的素质和技能有不同要求。</p> <p>  两国学者均认为,让人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完整,都能够在奋力进取中创造生命的奇迹,这才是教育所期待的未来。为此,各国教育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