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每日一习话】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谷歌搜索镜像

   日期:2020-09-23 21:19:29     作者:wangxiao    浏览:14    
核心提示:习近平: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段话出自
<p>  <strong>习近平: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strong></p> <p>  这段话出自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p> <p>  中国人自古便有“天下”情怀。从“天下太平”“协和万邦”的理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再到“达则兼济天下”“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气度,“天下”情怀带有鲜明的道德关怀,具有明确的“人民”指向,体现出一种心忧苍生的精神品格,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新时期,“以天下为己任”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思想引领,发出了对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务实的国家担当的真诚呼唤。</p> <p>  “以天下为己任”,需要各国以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胸襟,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寻求并扩大利益共同点,共享和平与发展成果。全球相互依赖的深化和共同挑战的涌现,日益使国家间关系从以往的零和竞争转变为正和共生的状态,“地球村”的面貌更加清晰。各国虽然发展水平不一,治国理政的理念和经验不同,但都在摸索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已然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均表明,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国际社会的需要。从“以天下为己任”出发,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加强政策协调、提高互信水平、增强全球治理凝聚力的新机遇。</p> <p>  “以天下为己任”,并不排斥和否定民族国家差异性和特殊性对于世人身份认同和归属寄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是期望“天下”成为一个利益相联、责任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通过平等协商、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共同实现全球治理。这既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对世界各国的热情邀约。</p> <p>  (本期特约专家:沈雅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