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8日电 全体研究生要注意了,这次国家真的出招整顿了!</p>
<p>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一共29条的意见中,“严”字是最突出的特征。</p>
<p> 坚决给学位“挤水”,学位论文作假纳入全国信用平台,导师不得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务,研究生招生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p>
<img alt="资料图: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8/0306ac3230fd65d3083c9438.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
资料图: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p> <strong>招录</strong></p>
<p> <strong>——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strong></p>
<p> 招生单位要切实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加强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将招生纪律约束贯穿于命题、初试、评卷、复试、调剂、录取全过程,牢牢守住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纪律红线。</p>
<p> 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要规范调剂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坚持择优录取,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除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专项计划外,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p>
<p> <strong>——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strong></p>
<p>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应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工作规范透明。</p>
<p> 所有拟录取名单由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公示,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p>
<img alt="资料图: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8/4d3d2a1a19a6aaeb6b01581f.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
资料图: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p> <strong>培养</strong></p>
<p> <strong>——开论文写作必修课 签学术诚信承诺书</strong></p>
<p> 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计划,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p>
<p> 研究生应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导师要主动讲授学术规范,引导学生将坚守学术诚信作为自觉行为。</p>
<p> <strong>——对不适合继续攻读的研究生及早分流退出</strong></p>
<p> 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p>
<img alt="资料图:毕业生在创意毕业证书背景板后排队留影。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8/47cbf7008b36d97dbdeb5cd3.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毕业生在创意毕业证书背景板后排队留影。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
资料图:毕业生在创意毕业证书背景板后排队留影。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p> <strong>论文</strong></p>
<p> <strong>——坚决给学位“挤水”,防止“走过场”!</strong></p>
<p>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p>
<p> 针对文件,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广大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管理部门要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坚决给学位“挤水”,防止“走过场”“做虚功”。</p>
<p> <strong>——学位论文作假纳入全国信用平台</strong></p>
<p> 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校纪处分和学术惩戒;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p>
<p> 对学术不端查处不力的单位予以问责。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p>
<p> 对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加大约谈力度,严控招生规模。</p>
<img alt="资料图:某高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8/be03dddc048f4fbc33b98132.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某高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
资料图:某高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p> <strong>导师</strong></p>
<p> <strong>——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务</strong></p>
<p> 导师指导研究生潜心读书学习、了解学术前沿、掌握科研方法、强化实践训练,加强科研诚信引导和学术规范训练,掌握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情况,增强研究生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始创新意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p>
<p> 不安排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关注研究生个体成长和思想状况,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p>
<p> <strong>——师德失范或取消导师资格</strong></p>
<p> 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p>
<p> 对师德失范、履行职责不力的导师,视情况给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