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中方  湖北黄冈  助攻  谅解备忘录  作者, 

如何理解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这句话-邓亚军

   日期:2020-09-29 09:11:24     作者:wangxiao    浏览:17    
核心提示:第一观察|如何理解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这句话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p>  <strong>第一观察|如何理解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这句话</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9/dfcb785720e78512cb4840c2.jpg" /></p> <p>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和网上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p> <p>  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稿中说:<strong>建议稿充分吸收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建议和群众期待、专家意见、基层经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strong></p> <p>  为了开好这次全会、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直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首次在网上征求意见,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对建议稿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多渠道、多维度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正是发扬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9/72190aebed5944aed364000a.jpg" /></p> 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p>  特别是7月以来,两个多月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考察、主持召开七场座谈会,直接听取专家和群众的真知灼见,为谋划“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p> <p>  纵观一系列座谈会,主题从经济建设到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涵盖方方面面;参会代表从企业家、科学家、社会学家到农民工、快递小哥等基层代表,可以说是广开言路。</p> <p>  这样全方位的考量、全局性的谋划,就是为了布局好“十四五”发展的这盘大棋。</p> <p>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中国未来的蓝图,将继续由“发展”来书写。</p> <p>  <strong>“谋发展”贯穿开门问策的全过程。</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9/e81d725a0254cd71c8055d24.jpg" /></p> 基层代表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p>  <strong></strong><strong>新发展阶段:两个重要判断</strong></p> <p>  对于我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两个重要判断。</p> <p>  <strong>——“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strong></p> <p>  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全新的历史阶段,深刻认识由量到质的内涵与规律,把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着重点集中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上来,花更大力气解决经济发展“优不优”的问题上来。</p> <p>  <strong>——“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strong></p> <p>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为在新阶段谋划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p> <p>  “十四五”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间节点,新发展阶段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特殊阶段。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形势,能否辩证看待,能否识变应变,关系着能否在危中寻机开新局。</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9/795bfccd6ac5065fd5952c56.jpg" /></p> 在长沙考察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p>  <strong></strong><strong>新发展格局:大循环、双循环</strong></p> <p>  最近一段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p> <p>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一种具体呈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以用来指导解决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展动力、内外联动、可持续、互利共赢等问题。</p> <p>  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论断,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经济新优势、推动新发展,是我们站在发展新起点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制胜之策。</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9/7eab18a5eeedfc0ae88ead12.jpg" /></p> 科学家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p>  <strong></strong><strong>发展动能和活力: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strong></p> <p>  一场群贤毕至的科学家座谈会,充分体现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是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p> <p>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特别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迫切需要,也是当务之急。</p> <p>  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事。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唯有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开放,用改革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p> <p>  “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总书记的嘱托,就是希望长三角区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好重点工作,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p> <p>  对于“十四五”时期教文卫体等领域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从实处把脉,就是为了让发展底盘更加平稳坚实,从人的全面发展,带动全社会稳健前行。</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9/29/da72f68120a634c92eb63eef.jpg" /></p> 在安徽考察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p>  <strong></strong><strong>发展目标:一切为了人民</strong></p> <p>  归根到底,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p> <p>  一场基层代表座谈会、一次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将“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主角引向了每一个普通的“人民”。这也传递出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落实在制度安排和治理实践中的鲜明信号。</p> <p>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p> <p>  立足人民、服务人民,字字句句都离不开“人民”,方能凝聚、团结人民,这是谋划“十四五”最鲜明的立场和坐标。</p> <p>  策划:霍小光</p> <p>  监制:车玉明、张晓松</p> <p>  统筹:杜宇</p> <p>  主笔:黄玥</p> <p>  视觉|编辑:朱舜、郝晓静</p> <p>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