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西部开发新脉动】苍山下 洱海边 大理这碗“生态饭”端稳了!-螺丝石器

   日期:2020-09-29 21:21:08     作者:wangxiao    浏览:11    
核心提示:【西部开发新脉动】苍山下洱海边大理这碗“生态饭”端稳了!央视网消息:“我们的海菜花又回来了。”霁雨初晴,风光正好,走在洱海边的生态廊道上,映入满目的是蓝天碧水,青瓦白墙,耳边听
<p>  <strong>【西部开发新脉动】苍山下 洱海边 大理这碗“生态饭”端稳了!</strong></p> <p>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我们的海菜花又回来了。”霁雨初晴,风光正好,走在洱海边的生态廊道上,映入满目的是蓝天碧水,青瓦白墙,耳边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自豪的感叹。</p> <p>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是重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洱海流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洱海污染日益加重,洱海“母亲”不堪重负,1996年,首次暴发藻类水华,透明度降至历史最低,部分水域首次出现Ⅴ类水质。</p> <p>  一度,洱海危急。“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实施了“双取消”“三推三还”“三禁”等一系列措施。”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大力分局副局长张庆文对记者介绍,2015年至2016年,大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实施了治污节水“七大行动”和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先后取消网箱养鱼11184箱、取消机动渔船2574台,“退塘还湖”4325亩、“退耕还林”7275亩、“退房还湿地”1706亩,以及禁磷、禁白、禁牧等。完成52公里生态廊道品质提升及沿线房屋风貌整治工作,稳步推进“1806”小镇建设。<!--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截止2018年6月,构建了由10个污水处理厂、28座村落污水处理设施,3400公里管网,9.99万座农户庭院化粪池、314个库塘、2.39万亩湿地有机组成的洱海流域截污治污体系,覆盖了12个镇(办事处)、431个自然村,实现环洱海生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p> <p>  经过治理,2017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6个月达Ⅱ类,2018、2019年连续两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达Ⅱ类,2020年1至5月洱海水质为Ⅱ类。</p> <p>  2018年3月,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洱海生态廊道)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91.91亿元。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57.4km廊道主体工程建设,地形塑造337.3万㎡、污水管道安装21.07km、电力管群安装55.57km、苗木移植6.4万余株、乔木种植1万余株、草坪种植202.9万㎡、灌木种植30.44万㎡、老年步道13.8km,修复和整治生态搬迁区域房屋2421户。预计今年12月基本完成环湖129公里生态廊道建设。</p> <p>  大理“以退为进”,保护了绿水青山,保护了洱海、湿地,也保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多年前消失的海菜花重新浮在洱海上,行行白鹭又在洱海上翩翩起舞,生态廊道上美景美人相映成景。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付出与支持。</p> <p>  大理洱海县龙龛下登村村民张建春是全村“退房还湿地”的第一人,对他而言,最大的困难来自于耄耋之年的父母亲。“老人对房子有感情,舍不得,我们就耐心地把政策、把保护洱海的好处慢慢说给他们听。”张建春说,在生态廊道建好后,父母每天都要到廊道上走一走,看一看,看到眼前的清澈干净的洱海,老人觉得,一个字,值!</p> <p>  “洱海保护才是保障未来美好生活的长久之计,我们愿意为保护洱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登村刘霞是当地旅游业从业人员,她说对比之下,洱海生态的修复、综合治理和生态廊道的建设不仅还湖于民,让老百姓更亲近洱海,环境的改善更促进了当地文旅业的发展,增加从业人员的收入,“空气清新,水质清澈,鱼跃花现,现在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张莉 杨兆荃)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