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高分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一轮高密度任务首战告捷-黄赛荣

   日期:2020-10-12 13:55:56     作者:wangxiao    浏览:12    
核心提示:◎王玉磊黄国畅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2020年10月12日0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郭文彬摄高分十
<p>  ◎王玉磊 黄国畅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p> <p>  2020年10月12日0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12/665f9c6b2d4a0a615fd9e591.jpg" /></p> <p>  郭文彬摄</p> <p>  高分十三号卫星是高轨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气象预警预报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p> <p>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9次飞行。</p> <p>  此次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20年新一轮高密度任务的首战,也是西昌发射场地面系统设备设施集中升级改造后的首次发射。翻开此次任务计划书,整场任务的执行时间节点被细化到了分钟,每一个分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相应的人负责测试、检查和确认,结果最后汇总到01指挥员尹相原那里,再综合判断各类参数、要求和状态,最后下达指令。</p> <p>  据悉,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中心科技工作者承压作战、连续作战、坚守作战,积极备战后续发射任务,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祝福。“高空作业最危险、管理维护设备最杂、涉及接口最多、射后恢复工作最重、高密度任务转换最急。”塔勤分队平台操作手尚猛介绍说,以前这样的大项转换至少需要半个月,现在发射密度高,一周内就要完成。周期压缩的背后,是大家假期无休、日夜加班拼出来的。</p> <p>  同时,在热火朝天的发射场,航天工作者们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改造活动。他们面对航天发射需求和国际发展趋势倒逼,大力强化质量控制管理和科技创新。</p> <p>  据了解,二号工位某上塔改造项目,将联合操作时间由原来的3-4天缩短至1天;加注间升降温系统和氢燃氧排系统改造,实现了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UPS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仅7月至9月,西昌发射场就完成相关靶改项目20余项,提升了发射场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力推进了发射场核心技术国产自主可控,为后续高密度任务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p> <p>  “今年以来,中心向疫战、向天行,已经连续夺取了长征五号B首飞、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收官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重大任务的胜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说,“到明年3月底前,中心还将执行嫦娥五号等10次航天发射任务,西昌发射场平均半个月一发,最短间隔5天,文昌发射场多个国家级重大工程相继展开,两场并行,密度空前,发射能力逼近极限,将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也是对前期工作的有效检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