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新时代的经济特区“特”在哪儿?-长春医保官网

   日期:2020-10-15 20:18:10     作者:wangxiao    浏览:14    
核心提示:第一观察|新时代的经济特区“特”在哪儿?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时空坐标——“世界进入动荡
<p>  <strong>第一观察|新时代的经济特区“特”在哪儿?</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15/31c8d5594a88eb343a9c2276.jpg" /></p> <p>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时空坐标——</p> <p>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p> <p>  40年前,中国正徘徊在“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在那样一个关键时刻,党中央作出设立经济特区的历史性决策。</p> <p>  40年后,“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就要开局,中华民族将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p> <p>  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经济特区之“特”作出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指明方向和路径。从讲话中指明的三个坐标点,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我们可以更好地选取观察的角度。</p> <p>  <strong>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新时代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更多的改革自主权、更大的改革创新空间——</strong></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15/68c149454a3c75ad8c1cbc5f.jpg" /></p> 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p>  几天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对外公布,被国内外视为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又一重大举措。</p> <p>  深圳再一次承担起改革“先锋队”的使命。</p> <p>  <strong>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时代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为加快创新发挥特殊作用——</strong></p> <p>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的,也是他一直以来记挂在心的事。</p> <p>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个别国家鼓吹科技脱钩,对我国科创企业打压步步升级,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紧迫性更为凸显。</p> <p>  此次在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等情况。他强调,现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15/d0c1c31905c9c66b89524a9b.jpg" /></p> 10月12日,习近平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了解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p>  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经济特区既有充分条件,更有时代的紧迫性。</p> <p>  <strong>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以高水平开放探索与世界互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strong></p> <p>  40年前经济特区的起锚远航,打开一扇中国与世界沟通的“窗口”。也正是在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中,深圳实现了今日的发展成就。</p> <p>  40年后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逆风和回头浪,中国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向世界宣示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决心。</p> <p>  深圳等经济特区将率先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制度型开放中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向全球标杆城市迈进,也让世界更多参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p> <p>  <strong>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从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方位发展——</strong></p> <p>  不到2000平方公里土地、承载着超过2000万人口,正在“高位过坎”的深圳,能否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实现要素资源的持续汇聚和流动?</p> <p>  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深圳能否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15/c020fdda9bd6c69f9629e8d8.jpg" /></p> 深圳前海片区景色(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p>  这是深圳必须作答的一张考卷,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解答的时代命题。</p> <p>  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2019年8月,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第一个“经济特区”到第一个“先行示范区”,深圳将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探路。</p> <p>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总书记的讲话,力重千钧、催人奋进。</p> <p>  策划:霍小光</p> <p>  监制:车玉明</p> <p>  统筹:杜宇</p> <p>  主笔:安蓓</p> <p>  视觉|编辑:苗夏阳、李恒</p> <p>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