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别让偏见阻碍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妈妈妈妈

   日期:2020-10-16 09:37:17     作者:wangxiao    浏览:13    
核心提示:老年人很难融入当前的数字时代生活,这大体是人们的一般印象。所以,当无锡火车站对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无手机的旅客,也就是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辟了一条专门的服务通道时,引发了
<p>  老年人很难融入当前的数字时代生活,这大体是人们的一般印象。所以,当无锡火车站对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无手机的旅客,也就是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辟了一条专门的服务通道时,引发了网络的热议。</p><p>  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剧,据全国老龄办预测,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7亿,占比25.3%。央视新闻发布消息称,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仅23%会上网。一方面,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数字鸿沟”,抛下了追赶不上的老年人;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数字消费需求逐步增长。根据美团发布的《2020十一长假生活消费报告》,数字生活服务在更广泛的人群和地域持续渗透,而最引人注目的是,60岁以上的用户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8成。</p><p>  数字化生存无处不在,老年人却时常被挡阻在智能生活之外。因不会扫码,有的老年人进不了超市商场,有的乘不了公交车,甚至有的进不了自己居住的小区。老年人面对数字生活的茫然无措,实在让人心痛,一时间也引得舆论沸沸扬扬。</p><p>  这种情况绝不是个案,的确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但由此认定老年人就是无缘于便利的数字生活,显然也是片面而草率的。包括美团报告在内的许多电商消费报告都显示,老年人的数字消费不断增长。尽管这一趋势需要更加细致的分析,却也鲜活地说明,老年人能够适应数字时代生活,数字技术也完全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囿于年龄、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老年人对于数字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相对迟缓,在使用上相比年轻人更是慢不少。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却不是一个命定的现实。这里面,既有老年人自身的原因,比如学习新技术的意愿弱,也有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因素,比如公共服务和技术进步忽略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更有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和年龄歧视。不假思索地用“老年人”这种笼统的概念一概而论,不去用心地条分缕析,不仅强化了社会对于老年人与数字生活的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技术服务向老年群体的渗透。</p><p>  在对刚刚过去的长假的消费趋势分析中,数字服务向一老一小拓展、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应该是不同数字服务平台的共同认识和发展趋势。希望“60岁以上的用户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8成”这个动向,一方面能够改观人们对于老年人之于数字生活的刻板印象,同时也促使数字服务企业更多地把目光投向老年群体。</p><p>  坦率地说,老年人与数字技术之间是有鸿沟,而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想不想去填上这条鸿沟,以及如何去填上鸿沟。为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开辟专门通道是一种填法,组织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的学习交流也是一种填法。老年人手机的一度热销,也提醒我们,完全可以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技术服务和操作平台,这不仅仅是一种人文关怀,也蕴藏着巨大商机。“60岁以上的用户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8成”背后,补齐新型消费短板已经摆在那里,而在有眼光的企业来看,那同时还是广阔的待开拓之地。</p><p>  张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