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93岁革命老战士葛力格忆抗美援朝:送我的白马去战场-中国古代同性恋

   日期:2020-10-23 14:47:43     作者:wangxiao    浏览:10    
核心提示:中新网乌海10月23日电题:93岁革命老战士葛力格忆抗美援朝:送我的白马去战场作者王鸣远“我是内蒙古骑兵5师15团白马连的连长,经内蒙古军区讨论决定,三支队白马连首先参与抗美援
<p>  中新网乌海10月23日电 题:93岁革命老战士葛力格忆抗美援朝:送我的白马去战场</p> <p>  作者王鸣远</p> <p>  “我是内蒙古骑兵5师15团白马连的连长,经内蒙古军区讨论决定,三支队白马连首先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谈起往事,93岁高龄的葛力格仍然思路清晰。</p> <p>  葛力格曾是内蒙古骑兵16师(后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5师)的一名战士,抗美援朝时期,曾为朝鲜战场多次运送和调训战马,支援前线。</p> <img alt="图为葛力格老人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3/3694b9919aed84fe7f869ebc.jpg" title="图为葛力格老人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 /> 图为葛力格老人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 <p>  <strong>父母早亡,部队收留了我</strong></p> <p>  葛力格1927年出生在内蒙古通辽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在他8岁时死于日军的细菌战,失去双亲的他只能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p> <p>  16岁参加解放军,19岁加入内蒙古骑兵16师,他戎马半生的骑兵生涯就此开始。葛力格参加过解放绥北、大同、张家口等战役,1986年光荣离休,为革命立下战功。</p> <p>  “我父亲常说,是部队改变了他的人生,部队培养的恩情他一辈子都报答不完。”葛力格最小的女儿葛红英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p> <img alt="图为葛力格老人现在照片。受访者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3/b06496257ce3e291b759f567.jpg" title="图为葛力格老人现在照片。受访者供图" /> 图为葛力格老人现在照片。受访者供图 <p>  <strong>送我的白马去战场</strong></p> <p>  抗美援朝战争之初,志愿军的装备还是“小米加步枪”,重型枪炮和后勤物资急需军马驮运。</p> <p>  于是一批内蒙古骑兵部队中经验丰富的战马被送往抗美援朝战场,葛力格的战马就在其中。</p> <p>  尽管心中有万般不舍,葛力格依然决定把自己的白马送上战场,“抗美援朝我第一个拥护,第一个捐马。别说是捐马,需要我,我也去!”回忆起陪伴自己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战友”葛力格泣不成声。</p> <img alt="图为葛力格老人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3/00200710e1622e8dcc25a6b1.jpg" title="图为葛力格老人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 图为葛力格老人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p> <strong> 铁马冰河入梦来</strong></p> <p>  告别了心爱的战马,葛力格所在的部队接到新的任务--继续为朝鲜战场输送战马。</p> <p>  “从牧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购买的生马,训练好之后再送到前线。”时间紧,任务重,葛力格和战友们丝毫不敢懈怠。</p> <p>  “接1000匹马,拉回来还得调整。成天训练马,戴笼头,戴辔头……”葛力格回忆道。</p> <p>  数万匹训练好的军马分批次送到了朝鲜战场,葛力格和战友们也陆续听到了战场上不断传来的好消息,直到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结束。</p> <p>  “都没回来,都战死了,梦里头想……”葛力格没有等到他最心爱的白马,但白马常常还会在他的梦里,与他相逢。</p> <p>  “梦里头想”短短四个字承载了葛力格一生的眷恋和遗憾--他的白马没有回来。</p> <p> <strong> 戎马半生,归来布衣</strong></p> <p>  一件绿军装上,别着十几枚奖章,解放战争奖章、中国人民八一奖章、解放华北奖章、解放东北奖章、解放内蒙古奖章……每一枚奖章都见证了葛力格老人戎马半生的贡献。</p> <p>  回归和平年代,葛力格老人为建设内蒙古默默奉献。1965年,葛力格举家来到乌海市海勃湾区支援西部建设,成为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建设大军的一员。当年,该厂仅用1年零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建厂工作并造出了第一支步枪。</p> <p>  “我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能危害社会。”提起父亲的教育葛红英说。</p> <p>  退休多年,葛力格依然保留着每日学习的习惯,时刻心系国家。“我天天看报纸,看国家的新制度。我九十多岁了,能看见抗美援朝胜利70年,我特别高兴。”葛力格如是说。(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