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问鼎苍穹 中国航天迈向太空新高度-京九铁路

   日期:2020-10-24 11:55:05     作者:wangxiao    浏览:9    
核心提示:“十三五”成就巡礼丨问鼎苍穹中国航天迈向太空新高度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三五”期间,围绕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中国航天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
<p>  “十三五”成就巡礼丨问鼎苍穹 中国航天迈向太空新高度</p><p>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三五”期间,围绕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中国航天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p><p>  这几天,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在进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测试,这一次,它要运送的是总重量超过8吨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79bbb9241c4f68ffd836c949.jpg" /></p><p>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余梦伦:有了我们这个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不仅仅我们探月、探火,包括深空探测、包括行星探测,都具备了基础条件。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p><p>  “十三五”期间,我国航天舞台好戏不断。</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e00795eaaef927c0fc5f65e5.gif" /></p><p>  2016年,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中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p><p>  2019年,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备海上发射能力的国家;</p><p>  今年起,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迎来了高密度发射,从执行空间站首飞、首次火星探测到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大火箭的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c8b58ec4ee3506a26114d1f0.jpg" /></p><p>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 许洪亮:“十三五”以来,我国完成了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实施140余次发射,特别是2018年、2019年发射次数位居世界首位,我国进入和利用空间能力大幅提升。</p><p>  五年来,不断攀升的航天发射能力,让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迈得更远。</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461aff1cba985b66c9b50edd.gif" /></p><p class="pictext">  2019年,“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p><p>  今年7月,天问探火,中国迈出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目前,“天问一号”飞行路程已经超过2.4亿公里。</p><p>  嫦娥五号正在准备中国首次月表采样返回,完成中国探月“绕、落、回”三步走目标。</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32190bbd6e2ca0dfc62a2d93.jpg" /></p><p>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师 查学雷:在月球轨道上的自动采样返回,这样的一个技术本身来说,我们如果把它掌握好了,我们也会把人带回来,这样一个技术突破来说,不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载人登月,包括火星,我们可以迈向更深的宇宙。</p><p>  这五年,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让中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e016bc0318c682bb30fe187a.gif" /></p><p>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相继发射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p><p>  五年来,中国航天的脚步越走越远,和百姓的生活越走越近。</p><p>  目前,我国在轨卫星370多颗,从卫星导航到移动通信,从环境监测到抢险救灾,航天服务着生活的方方面面。</p><p>  今年7月,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目前,采用北斗芯片的终端产品已超过7亿台套,北斗产品已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3e9e6c9e6e72c96167fad8bd.jpg" /></p><p>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谢军:北斗工程对中国来讲是彰显科技实力,对世界来讲,贡献了中国的方案和中国的智慧。</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0/24/f016e9c30a48b3765adc3349.gif" /></p><p>  五年间,从太空驻留到火星探测,从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到北斗技术全球共享,前所未有的实践,让自主创新成为中国航天的闪耀名片。</p><p>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李厦 陶嘉树 王晓丹 陈勃 刘旭)</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