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科技治病治穷 群众增产增收-齐刷刷

   日期:2020-10-28 18:24:30     作者:wangxiao    浏览:10    
核心提示:新华社兰州10月28日电题:科技治病治穷群众增产增收新华社记者张文静、崔翰超秋天,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正忙着“挖宝”。修长的党参、饱满的马铃薯,年复一年地
<p>  新华社兰州10月28日电 <strong>题:科技治病治穷 群众增产增收</strong></p><p>  新华社记者张文静、崔翰超</p><p>  秋天,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正忙着“挖宝”。修长的党参、饱满的马铃薯,年复一年地为他们创造着财富。</p><p>  甘肃省定西市,“苦甲之地”曾是这里的标签,但贫穷已成过去时。放眼今朝,定西已成为全省中药材主产区、全国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过去,老百姓指望通过中药材种植脱贫致富,但病虫害困扰着他们。</p><p>  受病虫害影响,中药材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加之土地不休耕,土壤养分流失,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中药材产量低位徘徊,种植户稳定增收困难。</p><p>  渭源县新寨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仲世洲对此深有感触。党参种植是三合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村340多户村民中,大多数种植党参。</p><p>  “党参最怕根腐病,要是得了根腐病,农民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仲世洲说,长期喷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影响中药材产量和质量。</p><p>  直到2018年,三合村找到了一剂“良药”。这剂“良药”出自兰州交通大学研究团队之手。</p><p>  兰州交通大学教授沈彤带领团队致力于生物农药的研发。他们从传统中药材中觅得灵感,研发出纯中药制剂植物源生物农药,即“中药农药”。</p><p>  沈彤介绍,“中药农药”有防病、杀虫、增产等作用。推广应用显示,“中药农药”对当归、黄芪、党参根腐病防治效果好,使用后,中药材亩产可增加15%以上。</p><p>  2018年,兰州交通大学与定西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在全市推广“中药农药”。在政府补贴支持下,三合村3000多亩党参用上了“中药农药”。种植户面临的病虫害难题得到解决。</p><p>  定西水园百泉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崔振峰也感受到了科技防治病虫害的力量。2017年,合作社种植的2000亩马铃薯种薯得了晚疫病。崔振峰回忆:“当时叶片全黑了,平常亩产一吨,得病后说没就没了。”2018年,合作社开始使用“中药农药”。当年,合作社种植的种薯就没再得晚疫病。</p><p>  种植效益越来越好,合作社的带贫效果也日渐明显。现在,合作社带动周边560多名群众来此务工。</p><p>  沈彤告诉记者,团队研发的“中药农药”系列产品已在甘肃、四川、新疆等10多个省区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200余万亩。</p><p>  “我们希望用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解决群众的丰产增收难题,帮助大家稳定脱贫增收。”沈彤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