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进博会又来了!</p>
<p> 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几天的上海,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生动地用上海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见面是旁友(朋友)”。</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90d18426c42f62e6c48d8cf8.jpg" /></p>
(网友留言)
<p> 老朋友如约而至,新朋友慕名而来。</p>
<p> 1988年出生的俄罗斯籍小哥伊万,就是一位进博会的老朋友。在去年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伊万所在的一家以色列科技企业展出的“空气制水机”技术,在进博会上吸引了200多家企业来洽谈合作。今年,已经常驻中国的伊万又带来了一项新技术“城市垂直农场”。简单地说,就是用集装箱来种菜。</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4fa2e384331ded0ebefd6d02.jpg" /></p>
(11月5日,伊万在第三届进博会会场上。)
<p> 进博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伊万”,让人们看到,进博会已经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15332faf2519066cc9f2e63e.jpg" /></p>
(网友留言)
<p> “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讲话,再次发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倡议。</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c837622777c2448189c3bcb3.jpg" /></p>
11月4日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p>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疫情影响仍未消除,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外很多人都在担忧:中国还会对外开放吗?在视频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我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的扩大对外开放系列举措已经全面落实。”</p>
<p> 中国扩大开放的背后,是一组有说服力的数据。中国持续扩大进口,一年来中国商品和服务进口额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未来10年中国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到33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18个增至21个。</p>
<p> 扩大开放、合作共赢,让网友们感到振奋!</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60ab52bd030c4ac9eb807197.jpg" /></p>
(网友留言)
<p> 从首届进博会上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到第二届进博会上的“应该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再到今年强调“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习近平主席阐述的理念,凸显了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自信与担当。</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b2978609af1eaadb93e947a5.jpg" /></p>
11月4日,小朋友在外滩观赏光影秀。当晚,上海陆家嘴开始上演进博会主题光影秀,多彩灯光随着音乐律动闪耀,展示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p> 网友们留言,欢迎更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上海。“旁友,欢迎侬来白相!”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共赢、共享。</p>
<p> 你对进博会有什么期待?请给我们留言!</p>
<p> 策划:周亮、齐慧杰</p>
<p> 统筹:朱斯哲、周年钧、陆文军</p>
<p> 记者:赵逸赫</p>
<p> 编辑:孟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