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在厦门举行 专家指人才稀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

   日期:2020-11-07 20:27:21     作者:wangxiao    浏览:8    
核心提示:中新网厦门11月7日电(杨伏山石青青)中国内镜医师大会7日在厦门举行,多位院士、200余名知名消化病和消化内镜专家以及2000余名医生代表莅会,10余位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消化专家
<p>  中新网厦门11月7日电 (杨伏山 石青青)中国内镜医师大会7日在厦门举行,多位院士、200余名知名消化病和消化内镜专家以及2000余名医生代表莅会,10余位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消化专家以线上方式参会。</p> <p>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17个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内镜医师培训学院13个培训分院,全国近500家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和中心等与会,就内镜科学研究前沿、内镜临床应用最新进展、内镜培训、内镜创新、内镜质控等专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p> <img alt="大会展示环节。 杨伏山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4ffbd35d78437d411ed76ab5.jpg" title="大会展示环节。 杨伏山 摄" /> 大会展示环节。 杨伏山 摄 <p>  主办方称,本次会议采取“线下会议+线上直播”的创新模式,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术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同时,大会规模宏大,形式创新,是福建省内镜微创诊疗领域有史以来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高水平的学术会议。</p> <p>  李兆申院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内镜是一种新的技术,无法像过去其它医学技术可以通过自学成才,必须经过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才能进入这个行业。全世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或借鉴。</p> <img alt="大会会场一角。 杨伏山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62ea9e9c5523795ed3947832.jpg" title="大会会场一角。 杨伏山 摄" /> 大会会场一角。 杨伏山 摄 <p>  他指出,近年来,为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对中国内镜专科医生队伍的培养做了一些调研活动,发现供需矛盾突出,患者对这一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医生数量达不到要求和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p> <p>  “培养合格、优秀的内镜医师,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人才稀缺问题。”李兆申表示,目前,中国正加大力度进行这方面人才队伍培养,内镜技术发展很快;这次大会,与会者取长补短,相互提高,既是学术交流,也是多学科融合的会议。</p> <img alt="承办大会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任建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07/cb3e2cdfa14fa01db4a27664.jpg" title="承办大会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任建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 承办大会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任建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p>  承办此次会议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11月成立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院士团队的名医专家定期来医院坐诊,还通过主任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消化内镜手术操作、学术讲座以及远程会诊等形式开展交流,重点对消化内镜疑难手术进行指导,让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名医服务,有力地提升学科影响力。</p> <p>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是全国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也是福建省消化内科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厦门培训基地。目前,其人工智能和消化内镜的应用研发方面走在国际前列。(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