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中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稳日子-上海地下酒店

   日期:2020-11-07 20:27:28     作者:wangxiao    浏览:11    
核心提示:(经济观察)中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稳日子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赵建华)11月6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财政民生支出保障的措施,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
<p>  <strong>(经济观察)中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稳日子</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赵建华)11月6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财政民生支出保障的措施,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在疫情冲击的特殊困难情况下,中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百姓过稳日子。</p> <p>  今年以来,疫情对低收入民众包括农民工、贫困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的就业、收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中国大幅压减政府支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前三季度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人均同比增长8.7%,社会救济和补助人均增长12.9%。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4%。</p> <p>  这体现了中国的发展理念。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近年来,民生投入持续增长。今年以来,尽管疫情影响财政收入,但依然优先保障民生福祉,民生投入维持了较高增长。<!--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以医疗卫生为例,2016—2020年全国财政卫生健康支出从1315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17545亿元,年均增长7.5%,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0.4个百分点。中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截至2019年底,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p> <p>  保住基本民生,有利稳定民心。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健康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秋霖分析,在疫情冲击的特殊困难情况下,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受到疫情冲击,前三季度的民生支出依然保持较高增速,体现了保民生的政策导向。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保民生就是保稳定。要延续“两大奇迹”(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必须要保民生。</p> <p>  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要保民生。陈秋霖认为,扩大国内消费,就要让百姓敢消费,给百姓稳定的预期。解决医保、养老等后顾之忧,百姓的消费倾向才会明显增加。由此,才能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今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还要巩固拓展成果,做好民生保障。</p> <p>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完善民生领域制度。建立民生资金直达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既要主动作为,加快补民生短板,又要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防止脱离实际、寅吃卯粮。严禁实施超出规划和财力的项目。</p> <p>  除了不断增长的民生投入,还要有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郑功成说,通过长久的机制安排,保障民生投入正常增长,能提供稳定预期,但这也会给政府财政支出带来挑战。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通胀等水平相适应。确保民生福祉不断增长,除了继续维持经济、财政收入增长,还要优化存量结构,才能有更多财力保障改善民生。</p> <p>  此次会议还指出,加大监督力度,对民生政策落实不到位或不可持续的,要督促及时纠正。对截留挪用、套取民生资金的要严肃查处问责。陈秋霖说,这样可以避免有的地方因为面临挑战而忽视民生短板。保民生不能搞形式主义,必须保证国家政策落到实处。(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