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幸福花开新边疆】养殖专家结对子帮扶:林下养鸡变成村民“致富经”-保护性耕作

   日期:2020-11-13 18:05:03     作者:wangxiao    浏览:8    
核心提示:中新网图木舒克11月13日电(郎朗)怎样把一只鸡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原种连来说,它是让连队百姓有肉吃、有钱赚的致富秘籍。图木舒克生态家园
<p>  中新网图木舒克11月13日电(郎朗) 怎样把一只鸡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原种连来说,它是让连队百姓有肉吃、有钱赚的致富秘籍。</p> <p>  <img alt="图木舒克生态家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里的鸡 中新网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13/7aaa946b8049b9867d03749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木舒克生态家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里的鸡 中新网 郎朗 摄" /></p> 图木舒克生态家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里的鸡 中新网 郎朗 摄 <p>  <strong>曾经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生活</strong></p> <p>  对于和结对亲戚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的第一次见面,孙敬礼一直都记得很清楚。</p> <p>  作为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办主任,孙敬礼2018年6月主动报名为期三年的“访惠聚”工作,来到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原种连,目前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多。</p> <p>  脏乱差,是阿不都热合曼家留给孙敬礼的第一印象,这是个2017年被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外观看起来还算体面的房子里空荡荡,没有家具,地上随意扔着垃圾。房子四周也没有院墙,院子乱糟糟的,分不清哪里是自己家哪里是邻居家,阿不都热合曼3岁的小儿子光着屁股在院里跑来跑去。</p> <p>  这是个六口之家,彼时46岁的阿不都热合曼是全家最主要的劳动力,靠做木匠、打零工、捡棉花为生。不稳定且微薄的收入让他们一家将对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连小女儿上幼儿园买文具的钱都拿不出。</p> <p>  <img alt="孙敬礼(左)和阿不都热合曼一家 中新网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13/841944bc70f7533512d1519f.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孙敬礼(左)和阿不都热合曼一家 中新网 郎朗 摄" /></p> 孙敬礼(左一)和阿不都热合曼一家 中新网 郎朗 摄 <p>  为了帮他们一家增加收入,孙敬礼前后给阿不都热合曼介绍了5份工作,但习惯于打零工生活的阿不都热合曼都做不长久,最后只有护林员的工作在一直坚持着,这份工作能为他每个月带来1500元的稳定收入。</p> <p>  但这点收入对于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显然还不够。</p> <p>  不同于他们,原种连职工李太丽面对的难题是,虽然有65亩冬枣地,但看天吃饭,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经济效益较低——这是四十四团林果种植户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赵洁想要帮大家解决的难点。</p> <p>  去年2月初到四十四团,赵洁在对四十四团家禽养殖习惯、现状和林果种植种类、面积、分布进行整体调查时发现,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团场林果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林果种植效益单一、农林牧经济结构不合理、畜牧业占比过低的局面并没有改变。</p> <p>  有什么办法能同时解决阿不都热合曼与李太丽的问题呢?赵洁和孙敬礼找到的办法是养鸡。</p> <p>  <img alt="图木舒克生态家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 中新网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13/a79e981c95588402ced6c90e.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木舒克生态家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 中新网 郎朗 摄" /></p> 图木舒克生态家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 中新网 郎朗 摄 <p>  <strong>林下养鸡助力脱贫</strong></p> <p>  作为科技特派员和畜禽养殖专家,职业敏感让赵洁很快找到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切入点,那就是林下家禽养殖示范和推广研究。</p> <p>  刚开始,项目经费还没到位,赵洁自己垫资,指导合作社建示范基地,因陋就简,改造闲置温室大棚作为育雏舍和脱温鸡舍。项目实施以来,她已经指导林下放养2.7万只优质肉鸡,鸡群成活率在95%以上。</p> <p>  今年5月以来,每周她都要来到五十一团八连的林下家禽养殖示范点,即使每次都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最忙的时候甚至需要工作到凌晨,她也一直坚持着。养鸡棚什么时候需要掀开棚布、布掀多高,赵洁都会手把手地交给农户。</p> <p>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想建立一条集繁育、孵化、育雏、养殖于一体的产业链。”赵洁说,如此一来,既帮脱贫户掌握技术,又能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p> <p>  李太丽的冬枣园就是林下养鸡的试验田之一,她的园子里目前有500只鸡,每只鸡的纯利润在20-30元左右,仅这一批鸡就能多为她带来近1.5万元的收入。“有了赵洁教授的帮助,我真的很有信心,我能养好这些鸡,以后我还会扩大养殖规模。”</p> <p>  孙敬礼也联系了赵洁,申报林下家禽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的科技特派员项目,资金不足,他自己垫资3万元找场地、搭建围栏和鸡舍、购买饲料。实验期间,他每天披星戴月穿梭在枣园间巡视鸡群。从2019年5月到9月,前后育成了两批鸡,净利润达到了2万元,所得利润都用来购买孵化设备捐赠给了原种连。</p> <p>  后来,图木舒克生态家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计划建立,这是林下养鸡的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的“重头戏”,为建设好孵化基地,孙敬礼不辞辛苦,东奔西跑联系厂家购买孵化器。孵化基地运行前的几天,他既要配合厂家调试设备,又要给脱贫户讲授孵化技术,几乎24小时吃住在孵化室。</p> <p>  <img alt="孙敬礼正在给阿不都热合曼家里送鸡 中新网 郎朗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13/ffb22db0c7b79810fcf0807c.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孙敬礼正在给阿不都热合曼家里送鸡 中新网 郎朗 摄" /></p> 孙敬礼正在给阿不都热合曼家里送鸡 中新网 郎朗 摄 <p>  今年6月,基地终于孵化出了第一批鸡苗。这些鸡被免费送给了原种连的百姓们,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教他们如何养鸡。在孙敬礼的带领和教授下,阿不都热合曼前后养了100多只鸡,吃肉吃蛋完全不成问题,有一部分还能拿去售卖盈利。</p> <p>  阿不都热合曼的妻子也在孙敬礼的帮助下开了一间商店,全家每月的收入在六七千元左右,还添置了床和餐桌等家具,彻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p> <p>  “很感谢孙敬礼老师的帮助,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阿不都热合曼说,以后还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家里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