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异域琉璃,跨越千年见证文明互鉴-山茶花油

   日期:2020-11-21 21:05:29     作者:wangxiao    浏览:9    
核心提示:天天学习|异域琉璃,跨越千年见证文明互鉴天天学习“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千年前,异域琉璃让唐都惊艳,诗人韦应物把他所见到的琉璃写进诗里。通身晶莹剔透
<p>  <strong>天天学习 | 异域琉璃,跨越千年见证文明互鉴 </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alt=" "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21/8d6d7e8290490b37483edb1c.gif" /></p> <p>  天天学习“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千年前,异域琉璃让唐都惊艳,诗人韦应物把他所见到的琉璃写进诗里。</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21/0e48ef7a8a0b248116c064ce.png" /></p> <p>  通身晶莹剔透、花纹装饰繁复,这件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虽然在地下埋藏千年,如今依然光彩夺目——陕西宝鸡法门寺博物馆内,来自唐代的异域琉璃器真实展现在人们眼前。</p> <p>  一千多年前,这些具有明显异域风情的琉璃器如何跨越万里来到长安?它们又见证了怎样一段文明交融史?</p> <p>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讲述了这些琉璃器的故事——</p> <p>  “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p> <p>  一条传颂千载的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遗落的大量精美文物,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记忆。</p> <p>  玻璃古称琉璃,自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传入中国。它们出现于公元前16世纪或前15世纪的两河流域,其后埃及也开始生产,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琉璃业的生产已十分繁荣。</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1/21/646a220936bf74296c0f3836.png" /></p> <p>  值得一提的是,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琉璃器中,还有一副琉璃茶碗托子具有明显的“中国风”,这套琉璃茶具原材料产自域外,是典型的“中西合璧”产物。</p> <p>  追寻悠悠驼铃,古丝绸之路发挥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对话功能。其他文明的有益想法、器物和技术跨越千山万水,丰富了中国文明的内涵。中国的很多文明因子也传播到域外殊方,造福全世界。</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p> <p>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延伸文明对话理念,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实践“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新文明观。“一带一路”建设七年多来,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的深刻文化意义,为全球所瞩目。</p> <p>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p> <p>  中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p> <p>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