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逾百中外科研学者聚首“云端”携手应对咸海“危机”-日本战斗机

   日期:2020-11-25 00:13:32     作者:wangxiao    浏览:11    
核心提示:中新社乌鲁木齐11月24日电(记者孙亭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主办的“咸海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国际研讨会”24日开幕,北京、乌鲁木齐及塔什干三地视
<p>  中新社乌鲁木齐11月24日电 (记者 孙亭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主办的“咸海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国际研讨会”24日开幕,北京、乌鲁木齐及塔什干三地视频连线,来自中国、日本、德国、比利时及中亚国家百余位科研学者聚首“云端”,开展咸海问题的对话与交流。<!--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亚洲第二大内陆咸水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现在咸海水域面积仅剩下1960年的10%,干涸湖底每年会产生4000万~1.5亿吨的盐尘,严重影响着中亚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咸海问题已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p> <p>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联合多国科学家开展了咸海地区的综合科学考察,识别和评估了中亚地区荒漠化风险,在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实验站建立了一个面积为30亩的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圃,引种盐生植物26种,提出了“咸海干涸湖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等。</p> <p>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称,咸海问题影响中亚水资源安全,也与中国息息相关,解决这一问题需国家间协调合作。他说:“通过本次会议,我们还将发起一个多方参与的‘绿色咸海国际科学倡议’,希望通过凝聚多边力量,建立多国参与的科学研究和绿色创新技术应用合作机制,聚焦咸海生态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p> <p>  中新社记者注意到,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奥地利、中国、哈萨克斯坦、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以及亚洲发展银行、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等国际机构的科研人员,将分别就“咸海演变、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创新技术与绿色生活”“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等专题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p> <p>  据悉,2019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人员共同签署发布《乌鲁木齐宣言—中乌创新合作:咸海区域的生态恢复》,以此促进咸海区域生态问题治理。(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