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今年上半年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约1815万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日期:2020-11-25 20:41:34     作者:wangxiao    浏览:9    
核心提示: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今年上半年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约1815万个新华社杭州11月25日电(记者温竞华、朱涵)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副总工程师陈训逊24日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对我
<p>  <strong>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今年上半年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约1815万个</strong></p><p>  新华社杭州11月25日电(记者温竞华、朱涵)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副总工程师陈训逊24日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对我国网络安全态势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约1815万个,日均传播次数483万余次。其中境外恶意程序主要来自美国,占比达57.4%。</p><p>  当天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创新发展联盟年度论坛上,陈训逊表示,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远程协同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也增加了数据泄露、网络钓鱼、勒索病毒、网络诈骗等安全风险,给我国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带来压力。</p><p>  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受计算机恶意程序攻击的IP地址约4208万个,约占我国IP总数的12.4%,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我国境内感染计算机恶意程序的主机数量约304万台,同比增长25.7%。<!--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陈训逊分析,上半年,疫情相关题材成为新的攻击方式,境外多个组织以新冠肺炎主题对我政府、军工、医疗、高校、科研院所发起攻击。如“白象”组织仿冒国家卫健委官网的域名,投放恶意文件“武汉旅行信息收集表”等;“海莲花”以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内容为诱饵,对我国卫生部门发起攻击,意图窃取我国的疫情防控情况。</p><p>  而随着我国数字化工具在疫情防控中的广泛应用,小程序、健康码、App等多种线上方式收集的信息涉及身份信息、生物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等,诸多数据安全也存在隐患。陈训逊说,面对新型基础设施网络防护的需求,政府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和联动,将网络安全融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运营全过程。</p><p>  此外,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远程办公的网络安全威胁预计仍是今年下半年关注的焦点,各方应重视风险隐患,积极开展应对,有效预防信息泄露和远程备份的安全问题。</p><p>  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创新发展联盟年度论坛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办。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