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中新时评:中国脱贫的世界意义-北京新闻网

   日期:2020-12-06 16:17:37     作者:wangxiao    浏览:11    
核心提示: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题:中国脱贫的世界意义中新社记者董会峰近来,四川甘孜“甜野”藏族男孩丁真微笑、新疆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雪地策马”的视频蹿红网络,折射出中国西南、西北两个县
<p>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题:中国脱贫的世界意义</p> <p>  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p> <p>  近来,四川甘孜“甜野”藏族男孩丁真微笑、新疆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雪地策马”的视频蹿红网络,折射出中国西南、西北两个县戮力脱贫的背景。</p> <img alt="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资料图为9月8日,贵州省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的配套产业园区内,工人在车间工作。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6/cf74a95e77600feac396901a.jpg" title="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资料图为9月8日,贵州省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的配套产业园区内,工人在车间工作。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input id="8a5462873c3a48999da0d2a1cc0b1b63" name="8a5462873c3a48999da0d2a1cc0b1b63" type="hidden" /> 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资料图为9月8日,贵州省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的配套产业园区内,工人在车间工作。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p>  曾有言,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现如今,中国用几代人特别是最近8年的努力,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逾70%的贡献率。</p> <p>  有数字为证。据世界银行较早前的统计,中国有8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5亿人脱贫。最近8年,脱贫人口近亿。上月23日,随着贵州省的对外宣布,中国832个贫困县悉数“摘帽”。</p> <p>  这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获得历史性解决。亦表明,中国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p> <img alt="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资料图为7月16日,航拍普格县甲甲沟村。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6/fa517bb7e04b266e02b97c66.jpg" title="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资料图为7月16日,航拍普格县甲甲沟村。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input id="7612e867e5984acbb36b7d7850fbab4e" name="7612e867e5984acbb36b7d7850fbab4e" type="hidden" /> 资料图:航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甲甲沟村。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p>  中国脱贫,对世界的意义,在于一个大国可以做得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极贫人口新增数千万的当下,其“含金量”更足。除了本身的贡献,还为世界提供了信心、经验和启示。</p> <p>  正因为此,中国的减贫,在国际上广受赞誉,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就连一向爱“挑刺”的西方媒体,报道及评论时也多有肯定,甚至纷纷探究中国成功减贫的“秘诀”。美媒网站日前刊文称,中国信守承诺消除绝对贫困,创造人类减贫史“奇迹”。在意识形态、泛政治化突出的今天,这显得很特别。</p> <p>  2020年,中国整体上脱贫了,不是“吹牛皮”,更不是“假新闻”。这是中国人接棒打拼、八载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的结果,突显了“人民至上、发展为先”的执政理念,展现了中国特色制度化减贫优势。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著有《摆脱贫困》等书籍,他曾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p> <p>  顶层设计、对口帮扶、官员驻村、借助网络、加强监督……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打赢了一场针对贫困的无硝烟“人民战争”。有多少人为之付出努力,“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p> <p>  令人称道的是,中国式减贫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一则,有国际组织、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参与;一则,中国对外,特别是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据世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预计将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p> <p>  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对此,中国决策层,有清醒的研判,也有明确的部署。分析人士注意到,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宣布时间延后了。本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了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等7项要求。</p> <p>  这,关乎中国脱贫的“下一步”。后疫情时代,历史交汇期,中国把巩固脱贫成果与建设美丽乡村等结合起来,久久为功,将为世界减贫作出新贡献。(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