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8848.86米!</p>
<p>  12月8日,珠峰最新高程公布</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9/1cc5641a8900e8622851dbfb.jpg" /></p>
<p>  珠峰“新身高”数据</p>
<p>  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p>
<p>  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风速等数据</p>
<p>  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p>
<p>  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9/f76baba2af1904933eabbfdd.gif" /></p>
<p>  2020珠峰高程测量活动</p>
<p>  从今年的4月30日启动</p>
<p>  中间过程可谓一波三折:</p>
<p>  第一次冲顶因北坳冰壁有流雪风险而下撤</p>
<p>  第二次因受气旋风暴影响,再次下撤</p>
<p>  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p>
<p>  克服了大风、降雪等障碍</p>
<p>  用了足足9个小时</p>
<p>  在5月27日11时终于登顶成功</p>
<p>  2020,不只有新高度</p>
<p>  中国“上天入海”的脚步也从未停止</p>
<p>  这一年,我们上九天,下万里</p>
<p>  追星、追月、追海底的神秘世界</p>
<p>  这一年,当我们抬头仰望</p>
<p>  广袤的太空有了更多中国身影</p>
<p>  这一年,当我们低头注视</p>
<p>  辽阔的大海有了更多中国印迹</p>
<p>  01</p>
<p>  追星</p>
<p>  7月23日</p>
<p>  我国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p>
<p>  天问一号探测器</p>
<p>  当指挥长宣布发射任务成功时</p>
<p>  大厅里响起了掌声、欢呼声</p>
<p>  这一刻值得刷屏</p>
<p>  因为从此中国人的行星探测时代正式开启</p>
<p>  探测器飞行约7个月</p>
<p>  将最终达到火星</p>
<p>  火星车计划在火星表面</p>
<p>  停留90个火星日</p>
<p>  开展巡视探测、火星地貌特征研究等多项任务</p>
<p>  回首中华文明史</p>
<p>  从屈原到张衡、祖冲之、沈括……</p>
<p>  无数先贤都曾仰望星空、探求究竟</p>
<p>  如今,天问一号遨游天际,奋楫星河</p>
<p>  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说</p>
<p>  火星,中国来了!</p>
<p>  02</p>
<p>  揽月</p>
<p>  12月1日23时11分</p>
<p>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p>
<p>  12月2日22时</p>
<p>  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p>
<p>  月球表面自动采样</p>
<p>  从2013年首次登上月球</p>
<p>  到2020年首次打包月球的“土特产”</p>
<p>  中国奋斗了7年</p>
<p>  12月3日,嫦娥五号进行了月面国旗展开</p>
<p>  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p>
<p>  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p>
<p>  照片中,“嫦娥”手中的国旗在阳光的照耀下</p>
<p>  呈现出一抹鲜艳的中国红</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p>
<p>  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p>
<p>  曾在接受采访时说:</p>
<p>  “做火箭、做卫星、做‘嫦娥’</p>
<p>  别人一个元器件都不卖给你</p>
<p>  就是要封锁你</p>
<p>  中国人只有直起腰杆、挺起胸膛</p>
<p>  自己去克服这些难处”</p>
<p>  如今,五星红旗“飘扬”在了月球上</p>
<p>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星球上</p>
<p>  出现这抹中国红</p>
<p>  03</p>
<p>  组网</p>
<p>  6月23日</p>
<p>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p>
<p>  发射成功</p>
<p>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p>
<p>  全面完成</p>
<p>  从2000年10月第一颗</p>
<p>  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开始</p>
<p>  20年来,44次发射</p>
<p>  北斗人、中国航天人</p>
<p>  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p>
<p>  一项项产品创新成果摆脱了西方的掣肘</p>
<p>  我们把关系国家安全</p>
<p>  和民生命脉的导航系统</p>
<p>  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p>
<p>  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p>
<p>  04</p>
<p>  入海</p>
<p>  11月10日8时12分</p>
<p>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p>
<p>  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p>
<p>  坐底深度10909米</p>
<p>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09/294a3421de98ad43982e8166.jpg" /></p>
<p>  从自主发明</p>
<p>  抗万米深海水压的</p>
<p>  特殊钛合金材料</p>
<p>  到在万米深渊也能灵活完成</p>
<p>  岩石、生物抓取的机械手</p>
<p>  再到实现潜水器</p>
<p>  从万米海底至海面的</p>
<p>  文字语音及图像的实时传输我们跨过了一个个技术的门槛</p>
<p>  而今“奋斗者”号</p>
<p>  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返航</p>
<p>  一系列科研成果也将为人类</p>
<p>  揭开更多海洋奥秘</p>
<p>  从最高的山到最深的海洋</p>
<p>  一次次乘风破浪</p>
<p>  突破极限更是创造极限</p>
<p>  今天,我们再次回望</p>
<p>  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p>
<p>  你我有幸见证</p>
<p>  震撼!骄傲!</p>
<p>  激动!兴奋!</p>
<p>  未来,我们将继续前行</p>
<p>  因为,星辰大海的征途永无止境</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