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英语分级读物

   日期:2020-12-13 17:07:09     作者:wangxiao    浏览:11    
核心提示: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新华社昆明12月13日电题: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新华社记者字强、庞明广70岁的王道相望着一江清水、满山绿树,面带喜色。老
<p>  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p><p>  新华社昆明12月13日电 题: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p><p>  新华社记者字强、庞明广</p><p>  70岁的王道相望着一江清水、满山绿树,面带喜色。<!--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老人的家在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镇临江村,13年前,教了38年小学的他退休了,回到村里重新成为一名农民,开启种芒果的事业。</p><p>  华坪县地处云南西北部金沙江畔,曾经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由于无序开发,全县生态一度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上世纪90年代,华坪县谋求转型发展,开始减“黑”增“绿”——采取“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模式,有序关闭矿井,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依托良好的光、热、水资源,大力推广芒果种植。</p><p>  王道相是种芒大军的一员。2007年,王道相看到首批种植户收益不错,做了一番市场考察后,决定承包土地种芒果。经过多年的耕耘,如今他家已种植300多亩芒果,年产值达200多万元。</p><p>  “我种芒果之前,金沙江边到处都是荒山,一到雨季,泥土被雨水冲刷流进金沙江里,江水非常浑浊。”王道相说,种芒果后,涵养了水土,净化了空气,不仅让荒山绿起来,也让金沙江越来越清了。</p><p>  石龙坝镇德茂村村民孙绍华今年53岁,16岁时就成了一名煤矿工人。“矿山煤层一年比一年薄,矿山上的树砍完了,水断了,下雨天到处流黑水,矿洞经常塌方,泥石流更是多发。再挖下去,家园就毁了。”孙绍华说。</p><p>  2015年,孙绍华在政府鼓励下,丢下煤锹,拿起锄头,开始种芒果。短短5年,他种植了近200亩芒果,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种下芒果树,保住了绿色家园。”他说。</p><p>  芒果产业已经成为华坪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支柱产业。2019年,华坪县芒果种植面积达37.8万亩,全县芒果产量达31万吨,产值达22.8亿元。</p><p>  除了芒果产业,华坪县还依托金沙江丰富的水电、矿产、光热等资源以及区位优势,持续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p><p>  在华坪县石龙坝清洁载能产业园,41家企业已经入驻,重点投资单晶硅棒、石英坩埚、钝化镁等项目。其中,华坪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GW单晶硅棒项目为当地带来了数千个就业岗位,今年前10个月产值达45亿元。</p><p>  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华坪工业已经从单一的煤炭产业,向以单晶硅为主的清洁载能产业转型升级,绿色清洁能源产业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已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新增长极。</p><p>  不久前,华坪县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已然实现由“黑”向“绿”的华丽转身。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