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数字化时代

   日期:2020-12-16 10:10:55     作者:wangxiao    浏览:13    
核心提示: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现场评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33))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准村民需求,精准对接,激发群众参与发展、共同致富的主动性蒙蒙细雨中,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志
<p>  <strong>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现场评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33))</strong></p><p>  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准村民需求,精准对接,激发群众参与发展、共同致富的主动性</p><p>  蒙蒙细雨中,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志强村的一片山坡上,2000多亩茶园苍翠欲滴。茶园里,30多名村民正在劳作。从2018年茶苗种下起,71岁的建档立卡户廖廷洋就在茶园帮忙了,“一天能挣80元,一个月近2000元”。廖廷洋说,今年他家厨房翻修了,屋前道路硬化了,日子越过越美。</p><p>  同廖廷洋一样,在茶园干活的村民多数都上了年纪。采访得知,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多,留下来的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就业,一样赚钱。一名驻村干部说,村里一些老人不能外出打工,种地只够糊口,又没有别的收入,生一场病就成了贫困户。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让这部分人也能就业增收是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贵州沿河、榕江、从江等地,注重发展能让村民广泛参与的产业,确保村村有项目,充分利用富余的劳动力资源,让村里的妇女、老人等群体也能就业创收。<!--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走进从江县贯洞镇美娥社区,刺绣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100多名绣娘正操作机器设计、绣花。美娥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为带动更多妇女就业,社区引进扶贫车间,企业纷纷入驻。以一家刺绣公司为例,它解决了200多人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韦祖英说,“绣娘可以在车间上班,如果不能坐班就拿回家刺绣,灵活得很。”社区发展了产业,村民就近务工,劳动付出得到回报,增收立竿见影,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p><p>  推动村里老人、妇女就业,选对产业是关键。让好产业为贫困村既“输血”又“造血”,就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实情,也要尊重群众意愿、集思广益。无论是种植农作物还是发展中药材产业,都要充分调研市场行情,提升决策科学性,避免市场过度饱和而造成产品滞销。对于在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劳动的老人、妇女等,要确保他们按时足额领到报酬;对于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要解决其产品的销路问题,推动好收成卖上好价钱。只有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发展产业,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p><p>  有了好产业,还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让贫困户广泛参与。一些扶贫项目有一定资金、技术门槛,而老人、妇女等群体一开始并不具备相应条件;有的项目或生产周期长,或市场前景不明朗,部分贫困户害怕承担风险……化解群众的顾虑,就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对此,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准村民需求,精准对接,解决他们关心的启动资金、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难题,激发群众参与发展、共同致富的主动性。</p><p>  目前,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持之以恒、加油实干,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p><p>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p> <p>  孟祥夫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