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搬运外骨骼亮相嫦娥五号返回器搜索现场-未来66

   日期:2020-12-17 11:45:15     作者:wangxiao    浏览:13    
核心提示: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郭超凯)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该公司二院206所研制的搬运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
<p>  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 (郭超凯)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该公司二院206所研制的搬运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队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务。任务中,两名搜索回收队员身穿外骨骼、携带多套搜索设备从直升机降落点快速机动至返回器着陆点。穿上搬运外骨骼后,原本需要两人共同搬运的设备,只需一人即可单独完成,大大提升了单人负载机动能力,降低搜索回收作业人员体能消耗。<!--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随后,搜索回收人员身穿外骨骼在嫦娥五号返回器旁插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为嫦娥五号探月回收任务收官划上圆满句号。此外,搬运外骨骼还协助搜索回收分队在返回器周边快速搭建应急通讯、照明及电力保障体系,确保搜索回收任务快速、安全、高效完成。</p> <p>  时值寒冬,返回器着陆点位于四子王旗的野外,气温逼近零下30度,着陆点覆盖着10多厘米厚的积雪,而凌晨时分的漆黑夜色也为搜索作业也带来了诸多不便。直升机到达着陆点附近后,搜索回收人员携带搜索、通讯等设备快速机动至指定地点,部分人员携带的设备重达40公斤,需两人协作搬运完成,而在零下30度的雪夜荒原,低温严寒与极限负重对搜索人员的体力消耗带来挑战,此刻,搬运外骨骼派上了用场。</p> <p>  本次参加嫦娥五号搜索回收任务的两套搬运外骨骼包含上肢助力模块和下肢助力模块。通过电动直驱助力模块及智能步态分析算法,配合人体上下肢关节发力,降低人体能耗,为穿戴者提供上肢臂力、腰肌及臀大肌助力,帮助穿戴者承担更大载荷,有效降低了手臂、腰臀等部位的疲劳感,适用于复杂地形下的重物握持及搬运。</p> <p>  据悉,搬运外骨骼负载能力达50公斤,在负重搬运机动时可省力约60%,节约人体能耗约30%,动作识别准确率大于99.9%,可在零下40摄氏度至70摄氏度间正常工作,耐受湿度最大为98%,标配的可更换电池在综合工况下可持续工作约4小时,为在恶劣自然环境中执行嫦娥五号搜索回收任务提供极强的产品适应性和可靠性。此外,搬运外骨骼可智能感知穿戴者肢体行为,并自适应实时调节输出助力的大小、快慢,其结构轻巧,穿脱方便,人机交互顺畅友好,穿戴者的复杂运动行为不受限,其模块化的设计构造,便于在应急状态下快速维护。</p> <p>  专家表示,嫦娥五号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务中,搬运外骨骼惊艳亮相,以卓越的整体性能开创了外骨骼产品首次参加航天任务的重大创举。(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