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方舱医院均已休舱:实现零感染零死亡 助武汉扭转战局-中国公民

   日期:2020-03-10 18:30:18     作者:wangxiao    浏览:26    
核心提示:方舱医院,关门大吉!3月10日,伴随着武昌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均已“休舱”。“一日一方舱”,武汉平均每4个患者就有一人入住,实现零感染、零死亡……这一个多
<p>  <strong>方舱医院,关门大吉!</strong></p> <p>  3月10日,伴随着武昌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均已“休舱”。</p> <p>  “一日一方舱”,武汉平均每4个患者就有一人入住,实现零感染、零死亡……这一个多月,方舱医院完成了“史诗级”的救援任务,并成功帮武汉扭转了战局。</p> <p>  方舱医院“休舱”了,但这段历程将永载史册。</p> <p>  <strong>“一日一方舱”的速度奇迹</strong></p> <p>  新增确诊病例数字居高不下、医院床位严重短缺……这是一个多月前,武汉面临的艰难处境。</p> <p>  2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全市各城区对“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但集中收治的压力非常大,病床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因此需要建设对应的收纳场所。</p> <p>  2月3日,中央指导组决定设立方舱医院。当晚,三所总共43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在武汉开建。</p> <p>  设计人员凌晨1点画图,工人凌晨4点跑步进场……决策29个小时后,4000张床位全部到位。2月5日,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开始收治病人。</p> <img alt="“方舱医院”内景。安源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10/e716670910f0fed9e832a745.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方舱医院”内景。安源 摄" /> “方舱医院”内景。安源 摄 <p>  要让“床等人”,不能“人等床”!方舱医院的建设就是与时间赛跑。</p> <p>  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以“一日一方舱”的进度,先后建立了14家方舱医院。</p> <p>  2月27日,中央指导组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方舱医院已经实现“床等人”。</p> <p>  在短时间内,方舱医院扭转了武汉“内防扩散”的整体大局,为以后“应收尽收”创造条件。</p> <p>  2月3日——</p> <p>  中央指导组决定设立方舱医院。</p> <p>  2月5日——</p> <p>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p> <p>  2 月 11 日——</p> <p>  首批方舱医院患者出院。</p> <p>  2月27日——</p> <p>  中央指导组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方舱医院已经实现“床等人”。</p> <p>  3月1日——</p> <p>  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将进行休舱处理。这是武汉市首家休舱的方舱医院。</p> <p>  3月6日——</p> <p>  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正式休舱。</p> <p>  3月8日——</p> <p>  武汉的方舱医院迎来“休舱潮”,一天9家方舱医院休舱。</p> <p>  3月9日——</p> <p>  武汉2家方舱医院休舱。</p> <p>  3月10日——</p> <p>  武昌方舱医院休舱。至此,武汉全部方舱医院休舱。</p> <p>  <strong>“生命之舱”解武汉燃眉之急</strong></p> <p>  在此次疫情暴发前,方舱医院对很多普通民众来说,还是个陌生事物。</p> <p>  作为军队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一种,“方舱医院”目前在各种应急救治中有广泛使用。但此次是中国第一次在疫情中大规模建设方舱医院。</p> <p>  “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非至善之法,但确是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这样评价。</p> <p>  在武汉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方舱医院”的三个优势凸现出来:</p> <p>  一是在很短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解决大量轻症患者的收治问题;</p> <p>  二是场所在极短时间,甚至24小时内就可以改建,疫情结束后也可以低成本恢复;</p> <p>  三是有望以高速度、低成本、高效益的做法,取得控制传染源、救治患者的两大目标。</p> <p>  从“开舱”到全部“休舱”,30余天的时间里,方舱医院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人。武汉市平均每4个患者就有一人入住方舱医院,大大缓解了武汉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p> <p>  更重要的是,方舱医院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p> <p>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将其评价为“生命之舱”。</p> <img alt="3月9日,是武昌方舱医院按计划休舱的最后一天。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员马永刚、丁文茂、昌金星、江文洋等人进舱查看病人情况。武大人民医院 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10/ec9b730b60196140e3a0ccf7.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3月9日,是武昌方舱医院按计划休舱的最后一天。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员马永刚、丁文茂、昌金星、江文洋等人进舱查看病人情况。武大人民医院 供图" /> 3月9日,是武昌方舱医院按计划休舱的最后一天。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员马永刚、丁文茂、昌金星、江文洋等人进舱查看病人情况。武大人民医院 供图 <p>  <strong>人文关怀下的感动与温暖</strong></p> <p>  病人的居住环境怎么样?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各项生活需求能被满足么?</p> <p>  方舱医院“开舱”初期,这些问题是外界最为关注的。很快,人们看到了答案。</p> <p>  在《火红的萨日朗》背景乐下,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带领患者一同起舞;患者在方舱医院吃上了生日蛋糕;图书角上摆放着种类齐全的书刊以及经典文学……</p> <p>  一个多月来,及时收治患者的同时,方舱医院也给武汉以及所有中国人带来了无数感动与温暖。</p> <p>  “在这里,我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医护人员们每次都回答‘不用谢’。”一位曾入住方舱医院的患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p> <p>  面对疫情,在这些临时医院里,患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组成了特殊的“战队”。</p> <p>  每一批患者出舱,就距离最后的胜利更近一步。</p> <img alt="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向患者挥手告别。安源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10/ecdcf0ec6ad1d4b0e1aa88d3.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向患者挥手告别。安源 摄" /> 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向患者挥手告别。安源 摄 <p>  <strong>中国医学救援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strong></p> <p>  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面对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界都在看:中国会怎么办?</p> <p>  在这场举国联动的战斗中,方舱医院给出了答案。</p> <p>  马晓伟曾评价,建设方舱医院是一项非常关键、意义重大的举措,在防与治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重大灾情疫情,迅速组织扩充医疗资源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p> <p>  他指出,方舱医院的大规模使用在中国医学救援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p> <p>  而在王辰看来,像这种能够迅速提供大容量收治,短时间、低成本建设起来的方舱医院,在将来设计国家应急体系乃至世界应急体系时,都有一定借鉴意义。</p> <p>  如今,世界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多个国家决定向中国取经。</p> <p>  据报道,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开始建设满足其需求的临时性医院;伊朗模仿方舱模式征用展览中心、停工厂房搭建收治隔离点,已有部分投入使用。</p> <p>  今天,方舱医院全部“休舱”。这30余天的历程,对于武汉以及全中国来说,都值得载入历史。</p> <p>  这场与疫情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了,让我们共同努力,直至迎来最后的胜利!</p> <p>  作者:张尼、张小雨</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10/d990216b963774e86e3dba3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