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考研热折射出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后顾之忧

   日期:2020-12-29 13:27:31     作者:wangxiao    浏览:8    
核心提示:考研热折射出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光明时评】2020考研“大战”结束,报考人数达377万,较去年增加36万,再一次刷新了考研人数记录。面对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有部分舆论认为,考
<p>  考研热折射出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p><p>  <strong>【光明时评】</strong></p><p>  2020考研“大战”结束,报考人数达377万,较去年增加36万,再一次刷新了考研人数记录。面对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有部分舆论认为,考研已成为“第二次高考”。</p><p>  客观地说,“考研热”自有其合理的一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今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报考研究生人数的增加,正是对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政策的一种回应。<!--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而对考研学生的调查也显示,有超过80%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实现学历层次的提高,以实现几年后更好的就业。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也是部分学生面对就业情势作出的现实选择。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900万。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考研自然被当作一个重要出口。</p><p>  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是考研的“生力军”,而这个群体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为何绝大多数选择考研?这又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导向有关。教育部等部门在2015年曾印发指导意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然而,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并不安于应用型的定位,不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而是追求“高大上”。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生入校时向学生灌输“准备考研”“把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的观念。</p><p>  如此办学,势必会将学生导向考研“大战”。而且,为提高考研成功率,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考研科目开展教学,非考研科目的教育教学被边缘化,与部分高中学校为提高高考升学率而备战高考的做法如出一辙。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生源素质,也影响本科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p><p>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单位一直在推进研究生推免改革,就是为了遏制应试考研,引导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囿于现实因素,推免政策主要集中在排名靠前的高校实施,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升学读研,主要还是通过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以提升学历作为考研的主要目的,还与用人单位招聘中不断抬升的学历门槛要求密切相关。从现实经验中得到的“学历通胀”等判断,推动不少学生一心实现从本科到硕士,从一般院校到名校的学历跃升。这在研究生招生中直接表现为名校与非名校的冷热不均:名校报考火爆,非名校的普通院校报考者较少。</p><p>  因此,“考研热”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和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要治理这一问题,应刻不容缓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进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p><p>  很显然,如果本科院校坚持学历导向办学,用人单位坚持以学历论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学历情结”“名校情结”就难以消除。这将导致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后,依旧存在严重的教育竞争焦虑,很难形成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则意味着将被裹挟进这场围绕学历的激烈竞赛中。对于当前的考研热,尤其需要我们冷思考。盲目追求学历提升的考研热,会加剧学历泡沫,制造教育浪费和学历高消费。引导考生理性考研,有赖于有关各方对暴露出的学校办学与用人导向问题,进行深入的改革。</p><p>  <strong>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strong>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