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探访“奋斗者”号诞生地 听万米深潜背后的故事-呼和浩特火车站

   日期:2020-12-31 20:09:46     作者:wangxiao    浏览:12    
核心提示:中新网无锡12月31日电(记者孙权)20多天完成8次万米载人深潜、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最大潜深纪录、实现全球首次万米深海电视直播……作为我国深海领域少有的全球领先的装备,“奋斗者”
<p>  中新网无锡12月31日电 (记者 孙权)20多天完成8次万米载人深潜、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最大潜深纪录、实现全球首次万米深海电视直播……作为我国深海领域少有的全球领先的装备,“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载誉而归,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实力。</p> <p>  “奋斗者”号荣誉的背后,是一群奋斗者的努力与坚持。</p> <p>  日前,记者走进“奋斗者”号诞生地——地处无锡的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听“奋斗者”号研制和海试团队成员们描述“妙不可言”的深海世界、讲述万米深潜背后的故事。</p> <p>  谈及对海底的认知,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算是开了“先河”。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一行随“鹦鹉螺”号潜艇周游海底,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p> <img alt="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内放置的“奋斗者”号模型。 孙权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31/7329a00986fe3fee037e4c06.jpg" title="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内放置的“奋斗者”号模型。 孙权 摄" />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内放置的“奋斗者”号模型。 孙权 摄 <p>  那么,真实的海底是什么样子的呢?</p> <p>  “万米海底,妙不可言!”“奋斗者”号主驾驶张伟直言,在马里亚纳海沟,当其和队友第一次抵达万米海底时,“震撼”二字都难以描述当时的感受。“海底地质多样,我们坐底航行后,发现南北差异很大。往北边去,会突然有一个像‘悬崖峭壁’一样的场景出现在你面前;往南边去,又是另外一种景象,有的石头还是金黄色的,还以为是‘金矿’。”</p> <p>  “那里有巨大的岩石、陡峭的悬崖,全身长着触角的海参、外形奇特的钩虾、长得像花朵一样的海绵,甚至还有随船生物学家都无法辨别的新物种。”张伟说,“奋斗者”号通过舱外机械臂,获取了一批沉积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样品,为进一步开展深渊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p> <img alt="“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都诞生于无锡。 孙权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31/975cbdd16eba6ad82edb465b.jpg" title="“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都诞生于无锡。 孙权 摄" /> “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都诞生于无锡。 孙权 摄 <p>  张伟告诉记者,在下潜的过程中,随着深度逐渐增加,舱外的光线越来越暗,海水的温度急速下降到1℃左右,舱内热气也会慢慢冷凝。“因此,人待在潜水器里也不觉得非常难受。”</p> <p>  记者了解到,走向深海,“奋斗者”号除了遇到“妙不可言”的景象之外,还面临着高压、续航、浮力等难题。</p> <p>  “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压强为标准大气压的1100多倍,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要扛住一辆小轿车的重量。”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副所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表示,“奋斗者”号的载人舱,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完全能应对深海的高压冲击,同时采用“半球焊接”工艺,保证了载人舱焊缝少、安全性强。</p> <img alt="“奋斗者”号诞生地——中国船舶七〇二所。 孙权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31/1c7adf15209d763dc4103e9c.jpg" title="“奋斗者”号诞生地——中国船舶七〇二所。 孙权 摄" /> “奋斗者”号诞生地——中国船舶七〇二所。 孙权 摄 <p>  因为每一次下潜都要超过10个小时,因此“奋斗者”号对电池的超长续航也提出了极高要求。</p> <p>  “我们关注的是在高压环境下,电池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工程师何魏巍介绍,“奋斗者”号突破了全海深电池材料、电池单体、成组适配等关键技术,研制出百千瓦时级的全海深承压锂电池组,大幅提高了潜水器的水下作业时间。</p> <p>  在浮力方面,为了保证潜水器在海底有足够的作业时间,“奋斗者”号潜浮速度相比“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分别提高了76%和20%。</p> <img alt="图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拍到的照片。 七〇二所供图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31/af7953be3ed6ea2e798c8d3b.jpg" title="图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拍到的照片。 七〇二所供图 摄" /> 图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拍到的照片。 七〇二所供图&nbsp; <p>  “我们不仅仅关注深度,更关注各种不同的深海应用场景。”谈及万米深潜的意义时,叶聪表示,海洋中难以到达、作业环境复杂的工程,都要靠载人潜水器去完成。“未来,我们的潜水器要向全海深谱系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为科学研究、水下工程、打捞救援和深海考古等提供支持。”</p> <img alt="图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拍到的照片。 七〇二所供图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12/31/fb1dcaa5cf53cdb023235841.jpg" title="图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拍到的照片。 七〇二所供图 摄" /> 图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拍到的照片。 七〇二所供图&nbsp; <p>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作为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的驻地城市,当地有近30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研制“奋斗者”号。</p> <p>  “‘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都诞生于无锡,无锡是我们载人深潜科研人员的‘家’。”叶聪说,未来,中国船舶七〇二所还会为海洋强国提供更多的、更可靠的、更先进的深海装备。(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