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任率英

   日期:2020-12-31 22:32:54     作者:wangxiao    浏览:8    
核心提示:(东西问)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题: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中新社记者马海燕开栏的话:2021年即来,人类
<p><strong>  (东西问)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题: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元旦而不是春节发表新年贺词?</p> <p>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p> <p>  开栏的话:2021年即来,人类正逢世纪新冠疫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阶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此际,世界仍面临发展不平衡及诸多难题、风险乃至危机,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多极化与单极化激烈交锋,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疫情何时能结束?中美关系如何再平衡?文明必然会导致冲突吗?……直面人们心存的千问万问,本社即日起推出《东西问》特稿栏目,将依托智库学者、国际人士、各界精英和采访力量,持续作出深度回答,为东西方文明对话搭桥,敬请垂注!<!--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2021年元旦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和世界发表新年贺词。像世界上众多国家一样,中国领导人在元旦到来时发表讲话,已经成为对内凝心聚力、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p> <p>  “新年快乐!”中国人在这一天互致问候,敲钟、倒计时,与世界各地民众共同庆祝新的一年到来。“元旦”这一来源于中国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古老词汇,经过时代变迁,又与世界产生“环球同此凉热”的共振。</p> <p>  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是近代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100多年来以开放心态逐步融入世界的注脚。</p> <p>  <strong>“元旦”一词古为“春节”</strong></p> <p>  中国有“元旦”一词,据信起源于数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晋书》里有关于“元旦”的记载:“颛顼以今之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p> <p>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林告诉中新社记者,“元”是第一的意思,“旦”指的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南朝萧子云的诗作《介雅》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元旦”就有“开端”的意义。</p> <p>  在古代,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还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p> <p>  在民国以前,中国的元旦实际上都指的是新春,也就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北宋王安石有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在华人世界流传最广的写元旦的诗,人们现在一般提起它就想起春节。</p> <p><strong>  “元旦”立节一波三折</strong></p> <p>  中国人视“元旦”为新年,自民国始。彭林说,当时有建议孔子纪年的,有建议黄帝纪年的,但最终确定了西元纪年,也就是公元纪年。</p> <p>  民国初年,当时的政府修改历法,想把整个公历作为时间体系,把所有的传统节日移至公历时间,于是公历1月1日被定名为“元旦”,传统的元旦则更名为“春节”。</p> <p>  但当时的老百姓并不接受,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强行过公历新年、禁止过农历新年都遭到抵制,最后政府只能在机关、学校等推行公历。加之,民国时期又像前朝一样,在公元纪年之外还有民国纪年,比如1912年又是民国元年,实际上在使用时还是民国纪年的多,因此公历1月1日这个舶来品“元旦”始终没有成为正式节日。</p> <p>  新中国的纪年继续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用的公元纪年,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的。当时会议通过四项决议的第二项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p> <p>  “但新中国并没有在公元纪年之外辅以其他纪年方式,这就为日后推行公历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奠定了基础,也显示了新生的共和国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北京师范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说。</p> <p>  1949年,毛泽东还发表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70多年过去,对整个国家而言,每一年的元旦都有着回顾总结、展望未来的寓意。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领导人的新年贺词形式逐渐由文字到声音再到影像,其内容也映照时代变化,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标志。</p> <p><strong>  “元旦”中西合璧</strong></p> <p>  “其实,元旦在东西方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节日,因为没有民俗和文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说,也正是因为没有民俗传统和附加的文化内涵,东西方接受起来反而比较容易。现在大家公认公元纪年是一个通用的时间制度和工具,在同样的时间轴上进行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交流,在学校和公务系统进行公务往来。</p> <p>  “时间制度跟世界保持一致,我们跟西方交流就不会有时间上的错位。”陈连山说,元旦来临时,许多国家元首发表新年贺词,也是世界各国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p> <p>  元旦有一天假期、寄贺卡、送台历成为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萧放认为,不同于春节更强调亲情,老师、同学、朋友之间在元旦表达惦记、问候之意,也是一种人际社交和情感交流。</p> <p>  而因“春为岁首”而得名的春节,则继续成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新年吃团圆饭、相互拜年,成为亲人之间的独特庆祝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会在春节前夕举行春节团拜会,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也有“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意味。</p> <p>  有趣的是,经过了公历新年和农历新年并行的这些年,“新年快乐”这句问候语,在新兴的社交媒体上,逐渐既用在元旦节里,也用在春节里。中国人还有许多两个新年重合的“新民俗”,如既有元旦晚会,也有春节晚会;既有元旦敲钟,也有春节敲钟。</p> <p>  “我一般会在元旦时给朋友发信息‘新年快乐’,春节时则问候‘新春快乐’。”萧放说,“不过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过节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同时又能开放包容地对待外来文化。”(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