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贵阳1月5日电 (周燕玲)“十三五”期间,贵州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综合交通预计完成投资8873亿元(人民币,下同),是“十二五”时期的1.4倍,走出了一条中国西部地区“穷省办大交通”的新路子。</p>
<p> 记者5日从2021年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p>
<p>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邵勋说,贵州用76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2901条隧道、1.1万余座桥梁,架起了一片近500平方公里的“高速平原”,实现从“地无三尺平”到“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转身。</p>
<img alt="图为贵州铁路。 瞿宏伦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1/05/9a9c57de76477f246d9abc6b.jpg" title="图为贵州铁路。 瞿宏伦 摄" />
图为贵州铁路。 瞿宏伦 摄
<p>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贵州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2017年实现了“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惠及近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p>
<p> 5年来,贵州新增高速公路2486公里,2020年底总里程突破7600公里;高速铁路从701公里增至1527公里,水运通航里程从3660公里增至3957公里。交通巨变,使“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p>
<p> 邵勋说,未来贵州将全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补齐公路路网、综合枢纽、水上运输“三个短板”,推进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交旅融合发展等,“十四五”时期贵州公路水运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左右。(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