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青海“母亲河”湟水十年攻坚:消除劣Ⅴ类水质,部分河段成景观-it新闻网

   日期:2021-01-11 19:22:58     作者:wangxiao    浏览:6    
核心提示:中新网西宁1月11日电题:青海“母亲河”湟水十年攻坚:消除劣Ⅴ类水质,部分河段成景观中新网记者张添福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这是“青海人的母亲河”
<p>  中新网西宁1月11日电 题:青海“母亲河”湟水十年攻坚:消除劣Ⅴ类水质,部分河段成景观</p> <p>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p> <p>  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这是“青海人的母亲河”湟水流域的承载量。</p> <p>  湟水属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流经青海、甘肃两省河。<!--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昔日,随着湟水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和种类逐年增加,径流量逐年减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大于河流环境容量,水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p> <p>  “母亲河”被污染,成为社会高度关注、民众强烈企盼的大事要事。</p> <p>  中新网记者日前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获悉,2009年开始,青海官方全面打响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攻坚战,2011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省人代会上作出“早日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承诺。</p> <p>  至今十年,湟水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如何?</p> <p>  <strong>四阶段统筹推进湟水河污染治理</strong></p> <p>  第一阶段,2011年至2012年,针对城市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率低和河道乱采、垃圾乱倒等问题,在短时间内完成排查出的730个排污口整治和252公里配套管网建设,全面运行了16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乱排直排的现象得到大幅减少。</p> <p>  第二阶段,2013年至2014年,实现了全流域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p> <p>  第三阶段,2015年至2016年,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建设和中水回用等工程。</p> <p>  第四阶段,“十三五”以来,重点实施了南川河、北川河、塘川河等35个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p> <p>  <strong>“母亲河”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strong></p> <p>  通过四阶段持续攻坚治理,沿湟城乡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观,部分河段变成了景观河。</p> <p>  2019年,湟水干支流28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考核)目标,其中平均水质为Ⅰ-Ⅲ类的断面有25个,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9.3%,比2016年的52.4%提高了36.9个百分点,且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多数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上年同期下降,民和桥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p> <p>  <strong>“母亲河”治理任重道远</strong></p> <p>  但如今,制约湟水河水质改善的个性问题依然突出。</p> <p>  如湟水流域缺水型污染特征明显,枯水期断面水质达标率低;湟水河干流局部区域水质尚不能稳定达标;重要支流和人口密集乡镇水环境污染问题亟待治理。</p> <p>  此外,还包括河道自然水生态环境破坏,水体自净功能弱;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效率较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湟水流域水环境监管能力薄弱。</p> <p>  未来,青海省提出,要强化源头控制,水陆兼顾,干流与支流统筹,分区域、分河段、分阶段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实现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由污染源控制向水质保护治理、由主要污染物削减向环境质量改善、由单一污染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的全方位转变。(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